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唉。”

念恩应了一声,小心抱着小姑娘出去。

众人都伸头去看,只有芃哥儿偷偷退了一步。

扬之笑道:“你妹妹来了,怎么还往后躲。”

贾芃瞟了瞟那边:“她也太小了。”

念恩坐下,贾芃才看到小姑娘的全貌。

刚出生的婴儿,尚看不出来美丑,扬之牵着贾芃走到念恩身边。

小姑娘像是意识到大家都在看她,手伸向天空,一抓一抓的。

贾芃伸出手指一碰她,立刻就被小姑娘抓紧了。

贾芃有些害怕:“三姨。”

扬之拍拍他的肩:“别怕,小妹妹喜欢你呢?”

“真的吗?”贾芃细细打量眼前的小姑娘,“她怎么不睁开眼睛看我?”

念恩笑道:“她还小呢,过几天才能睁眼。”

贾芃点点头,一只手任由小姑娘抓住,另一只手从胸口把那把短刃拿了出来,放到小姑娘的襁褓上,

“这是?”

“这是我给妹妹的见面礼。”

众人面面相觑,如今送见面礼都兴送短刃匕首了?

察觉外头突然安静了一瞬,黄氏在里间问道:“怎么了?”

“芃哥儿送了把匕首给妹妹。”

黄氏笑道:“这有什么,还有人专门拿刀剑镇宅辟邪呢。念恩,你帮妹妹把匕首收好。”

念恩笑着应是。

黄氏又说:“芃哥儿,我替妹妹多谢你。”

贾芃嘴角不可抑制地往上扬。

念恩收起匕首,怀里的小姑娘便“嗯额”地哭起来,贾芃的手指也被她放开。

念恩赶紧抱她起身回房。

贾芃收回被握住好一会儿的手指,还有些恋恋不舍似的。

婉之道:“好了,黄大夫和小妹妹都要休息了,我们先回去。”

贾芃只好一步三回头跟着二姨三姨走了。

惜春被叫去晒书,未等开口,贾敬便随便拣了几个理由,送了惜春和尤清之一箱子的珍本。

连在书房教导贾琏的潘大人听闻都啧啧赞叹。

惜春自然不客气,照单全收。

看着人把书送去尤清之的院子了,这才问贾敬:“老爷,嫂嫂说有许多珍本,外头有钱都没地买的,您就这么给了我和嫂嫂?”

贾敬正把书翻开晾到架子上,斜睨了她一眼,道:“我膝下就你们几个,给你哥哥还不如拿去烧火,只能给你们这两个丫头了。”

惜春凑到贾敬身边,帮他擦拭书上的霉迹,试探着问:“还有蓉儿和林哥哥呢,老爷也不帮他们留?”

“他们有手抄本了。”

惜春哼了一声:“我就说呢,不然也不会给我。”

“你这丫头,”贾敬笑骂道:“珍本和手抄本能一样吗?”

惜春强辩回去:“都说物以稀为贵,手抄本多了,珍本自然就不那么值钱了。”

贾敬直起身子,用手捶了捶后背。

惜春赶紧迎上去,把他扶到椅子上坐着。

贾敬喝了一口茶,笑看着惜春道:“你跟着清之丫头,怎么没把她的大气学来,倒学了些出内之吝的脾性。”

“我才不小气呢,老爷多送些给我,赶明儿他们想看了,我也让他们抄去。”

贾敬笑指着她:“说来说去,是盯上我的书了。”

惜春笑道:“世上我最最敬佩的人就是老爷和嫂嫂,你们都有一大堆的藏书,我自然要见贤思齐。

好老爷,你再赏点给我呗。待来年,我也学着你们晒一院子的书。”

贾敬被她这赖皮样逗得忍俊不禁:“惜春可有听说过袒腹晒书的典故?”

惜春摇摇头。

“据说东晋有个叫郭隆的人,年轻时无书不读,有博学之名。有日见着富贵人家晾晒棉裘绸缎,郭隆无物可晒,便袒腹在日下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晒书。”

惜春笑道:“这人真真是诙谐。”

贾敬用手虚点了点她:“真正博学之士腹中装书,你若把这些书拿去,只为了哪一日拿出来显摆,那才是本末倒置。”

“老爷,我知错了。”

贾敬道:“我知那些话不是你的本意。这样吧,你先把我刚给你的书看完,我考过你了,你便可以再拿些书回去。”

惜春爱画画,并没那么爱读书写诗,便开始讨价还价:“要不您考嫂嫂?”

贾敬摇头:“清丫头我放心,你不行。”

惜春想了想,狠下心道:“行,我记下了,赶明儿就去苦读去。”

贾敬听了越发高兴,站起身来又跟着小厮丫鬟们去整理书籍。

晒书的院子就在书房的外面,贾敬父女俩的对话都传到了潘老先生和贾琏的耳朵里。

潘老先生便叹道:“贾老爷实在是会教孩子,与孙女玩笑几句,道理也讲了,还能让她心甘情愿去读书。”

贾琏抽抽嘴角:“那姑娘是我伯父的小女儿,不是孙女。”

潘老先生愣了一下,又想起贾敬之前的确提过自己家里有个女儿,只是自己没想到才这么点大,“咳咳,贾老爷身体不错。”

贾琏:“……是。”

潘老先生有些不自在,便转移起话题:“贾老爷这样的人,想必养育出来的子女必定十分出色吧。”

贾琏想到尚在小溪岭还未下山的贾珍,实在也说不出什么夸赞之语,于是便道:“伯父只有两个子女,大哥哥如今在山里‘清修’,还有就是外头晒书的妹妹了。”

清修?

潘老先生意识到其中的不对劲,也不想打听贾府的家事,只说了一句“原来如此”,便又带着贾琏学算术去了。

次日一早,还未等桔儿送信下山,尤清之派来接尤家母女和芃哥儿的马车就到了。

尤家太太见山下这些日子都太平,早想着回去了。

连忙收拾东西要带着扬之婉之走。

只是之前闹着要下山的贾芃此时却不肯回去了。

说什么要等着黄氏一起回去。

以往他与黄氏并不算十分亲近,扬之便晓得不肯走定是为了那个刚出生的小姑娘。

扬之劝道:“芃哥儿,你不是想要回去找武师傅练功吗?”

贾芃犹豫了会:“师傅说基本功要练好,我在庄子里也练得的。”

见他铁了心不走,扬之只好跟着尤太太回家去。

尤清之听说黄氏平安生产的消息,兴高采烈地让人收拾东西,想带着惜春去杏花庄住几天。

不想贾蓉的一封来信,把杏花庄一行的事给拖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