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甄大人。”

甄应嘉闻声立马站起身:“唐大人。”

“请坐!”

甄应嘉刚坐下,唐晋卿便问:“甄大人此次前来所为何事?”

甄应嘉还想寒暄几句,不料唐晋卿直接问了出来,只好从身后小厮手中拿出账本:“这是金陵各家捐奉明细。”

“甄大人这是?”

甄应嘉微扯嘴角:“唐大人是圣上钦点的赈灾钦差,这些捐奉自然要交由你处置更为妥当。”

青行上前接过账本,唐晋卿笑道:“甄贾两家此次赈灾之功,我定一五一十记下,留待将来启奏圣上。”

甄应嘉勉强一笑:“多谢唐大人了。”

“贾府昨晚已把粮食等物运送到府衙,不知甄府这边?”

甄应嘉立即道:“我即刻回府叫人送来。”

“那就多谢甄大人了。”

“不敢。”

甄应嘉把事说完,便告辞离去。

青行撇嘴道:“大人,这甄大人也不是什么好的。您不是叫人查了,贾府送信给他家,他却只想着自己逃命,半点没想到疏散百姓。

要我说,就该奏报上去,让圣上撤了他的职!”

唐晋卿叹气:“哪那么简单。他是江宁织造,洪灾一事,从知府到县丞,都能追责。唯独甄家,顶多参他一本不顾民生,况且,”唐晋卿指了指账本:“还有这些东西,尚可借此辩驳一番,伤不了甄家的筋骨。”

青行表示不屑:“贾府无官无职,比这些人做得还多些。”

唐晋卿翻看着账本,头也未抬:“我们只需把自己的事儿办好,其他的莫多嘴。”

青行心里一紧:“是,大人。”

甄家募捐而来的物资可比贾府多多了。

光白银就有两百多万两,粮食却只有一千多石。

这时候粮价飞涨,两百多万两银子也买不了多少粮食。

唐晋卿越想越头痛。

现如今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尤清之把施粥一事甩开了手,趁着天气晴朗,便带着惜春在府里晒书。

惜春捧过来一本给尤清之看:“嫂嫂,您看,这书都有一股霉味了。”

尤清之接过来,略翻了一下,笑道:“不过前些日子受了些潮,晒一晒便好了。”

鸾秀也拿过来一本略有发霉的书:“奶奶您看,这可如何是好?”

尤清之便吩咐众人:“若有发霉的,用棉布擦拭干净,有褶皱的放到一边,待会儿用火斗熨平。”

丫鬟们便笑着应是。

几人忙活了一上午,整个院里便被书摆得满满当当。

惜春叹道:“这么多书,嫂嫂都看过了么。”

尤清之边洗手边回惜春:“前人所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丘壑内营,立成鄄鄂。我不能行万里路,只能读书来补上了。”

银蝶在一旁把手绢递给尤清之擦手,笑道:“姑娘不知道,奶奶小时候,尤家的老爷逗弄她,说要给她置办嫁妆,那时候奶奶就惦记老爷书房里的藏书了。”

尤清之假意瞪她一眼:“说这个做什么?”

银蝶闭上嘴巴,冲惜春眨眨眼。

惜春笑看着尤清之,指着院里的摊开的书卷:“这都是嫂嫂的嫁妆么?”

尤清之摇摇头:“只有一部分是尤家带过来的,其余都是这些年,慢慢积攒下来的。我这都不算什么,贾府的藏书恐怕更多呢。”

惜春狡黠歪头:“嫂嫂若有外头寻不到的书,我去给你找。”

尤清之捏捏惜春的小脸,笑道:“这么胳膊肘往外拐的小姑子,哪里还能再寻到呢。”

众人听了都笑。

惜春脸红道:“我给嫂嫂买就是。”

说完指着院里那片有霉斑的书:“这些都不用了,我给嫂嫂买新的。”

莫嬷嬷笑道:“姑娘可真是说的小孩话。”

“嬷嬷这话是怎么说?”

“姑娘不曾去过书肆,那里除了四书五经等科举用书,便是些诗集话本等。恐怕奶奶要的书,少有书肆有呢。”

惜春看向尤清之:“果真如此么?”

尤清之便微微点头:“许多珍本,收藏的人家是不会外传的。再说了,你可知这些书有多贵?你攒下的那些月例银子,说不准一部书都买不到呢?”

鸾秀惊道:“这些书这么值钱?”

“可见家里没有底子的学子,要金榜题名有多难。”

惜春想到教自己绘画的冯志行:“难怪冯先生听老爷说,让他在书房随意借书时那般高兴。”

尤清之道:“前头冯先生请辞,说要去考举人,今次不是耽搁了?”

“唔,我打发人去看了冯先生。他只说自己时运不济,好在此次家人平安,日后再做打算。”

惜春说完,又瞄了尤清之一眼:“我还让人送了些东西过去。”

尤清之并没问是什么,只是笑道:“你自己做主就是。你也大了,该学着自己管事,不必事事都来回我。”

惜春腻到尤清之身边,嗔道:“我就喜欢嫂嫂管我。”

尤清之笑着点了点她。

外头又有文知来回话:“给奶奶,姑娘请安。”

尤清之笑道:“可是老爷有什么吩咐?”

文知笑回:“族里停了课,林公子和蓉小爷又不在,老爷正无事做。听说奶奶带着姑娘晒书,便让我来问一声,奶奶的书可晒完了?若是晒完了,老爷那头借姑娘过去接着晒书。”

“嫂嫂,”惜春在尤清之耳边轻声道:“我去看看老爷处有没有什么珍本,到时候求了来送你。”

尤清之忍俊不禁:“你这丫头,还想着这事呢。我若有想要的,自会去找老爷开口,你快别献宝了。”

惜春嘟嘴,尤清之推她过去:“快走快走,待会儿太阳都要落山了。”

文晓也笑着上来拉姑娘。

惜春临出门了,还回头道:“嫂嫂,你可等着我啊。”

众人都笑起来。

等惜春一走,尤清之问银蝶:“杏花庄那里,稳婆什么都安排好了?”

胡月当初难产的事儿,尤清之现在想起来心里还不好受。

如今黄氏挺着个大肚子,尤清之看着也觉得胆战心惊。

银蝶回道:“都安排好了。温大夫每日在城门口忙着义诊的事儿,他一个男子,又不好独独住在杏花庄。好在黄大夫自己心里有数,这一胎又向来稳健,奶奶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