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唐晋卿笑问道:“怎么甄家也打算交出账本,交由官府处置?”

胡知州拇指和食指不停搓着袖口:“下官不知。”

唐晋卿看了看这张精致的请帖:“我事多,实在抽不出空来。你去问问甄大人,若不是交捐奉账本,我也就不登门拜访了。”

胡知州只好应是。

如此两人方退下。

刚走出府衙,胡知州便看着刘同知道:“刘大人可真是殚精竭虑,收集了这许多消息,这些日子怕是辛苦坏了吧。”

刘同知拱拱手:“胡大人说笑了,职责所在,不敢邀功。”

胡知州嗤笑一声:“我就等着刘大人如何将功补过了。”

“多谢胡大人吉言。”

胡知州略抬了抬手,以示行礼,转身上了马车。

刘同知看着胡家的马车慢慢走远。

“老爷?”

刘大人回神:“走吧,回府。”

刘同知回府了,而胡知州的马车却向着甄家去了。

甄应嘉听了胡知州的转述,问道:“他真这么说?”

“是。”

甄应嘉又问:“贾府的账本你看到了?”

“回大人,真真切切。上头各府捐奉以及这些时日所耗粮食银两、布匹药材,都记得一清二楚。”

“贾府就这么交了出去?”

胡知州也道:“下官也在纳闷,也不知道贾府怎么想的。”

“罢了,”甄应嘉道:“明日起,我甄家会恢复施粥施药。这位钦差大人总没话说了。”

“大人,还有一事,下官心里还有些疑惑。”

“你说。”

胡知州道:“今日钦差大人带着贾府的护卫,押送了几十人,如今关押在衙门监牢里。”

“是什么人?”

“看穿着打扮像是灾民?”

甄应嘉皱眉:“灾民?他一个来赈灾的,抓他们干什么?”

“下官也不知情。听手下说,都是些年轻力壮的。只是钦差大人吩咐,不许打听,又有他手底下的人守着,下官也不敢多问。”

甄应嘉突然想起来往甄家砸石头泥巴的那些灾民,忙问道:“今日城门口可有动乱?”

“除了抓人,并没有什么。对了,贾府抓人时说的是抓贼。”

“抓贼?”甄应嘉哼道:“其中定有隐情。这位钦差大人也是有意思,抓人不从官府派人,倒是去找贾家。”

胡知州垂首不说话。

甄应嘉看着他道:“务必把那些人的身份给我打听清楚。”

“是,大人。”

“行了,若没有别的事,你就回去吧。”

“下官告退。”

胡知州一走,甄应嘉便去了甄夫人房里。

二人相见坐下,甄应嘉便道:“明日起,甄府恢复施粥施药。”

甄夫人看他一眼:“老爷不担心有人再闹事?”

甄应嘉睨了甄夫人一眼:“因噎废食!”

甄夫人心里一团怒火,强压了下来:“那我到时候多派些人在外头守着,若有人闹事,直接押送到衙门去,就说他们想造反。这是死罪,杀鸡儆猴,有了前例,其他刁民也不敢作乱了。”

甄应嘉忽地瞪大双眼:“你刚才说什么?”

甄夫人莫名:“我是说,多安排些人守着。”

“不,不是这个。”

甄应嘉下榻,让丫鬟帮他把鞋穿上。

一边又对甄夫人说:“明日不必施粥了。你把账本整理好,明日我要交给钦差。”

“老爷?”

甄应嘉道:“你莫要多说了,听我的就是。”

“是,老爷。”

甄应嘉飞快转身走了。

“太太?”

甄夫人垂眸,谁也看不清她眼底的情绪:“你让人去和孙氏说一声,让她把捐奉账册,还有这些时日的花销账本整理好,明日一早送到我这儿来。谨慎些,都是钦差大人要查问的。”

“是,太太。”

甄大奶奶听说消息,气不打一处来。

带着人连夜把账目重做了一遍。

这头甄应嘉回了书房,自个在屋里踱步了半个时辰。

反贼?

甄应嘉瞬间想到胡知州刚才说的话,还有监牢里关着的那几十个年轻男子。

前朝三年大旱,朝廷赈灾不力,众多百姓缺食而逃,成为流民,继而成为流贼,小规模的民变时有发生。

太祖皇帝当年不过西南驻军一个小千户,因为手底下的兵士们常年拿不到军饷,于是奋而揭竿。

不料一路有如神助,最终推翻了前朝,成了皇帝。

灾民挑衅甄府本就有些古怪,若是反贼,就说得通了。

对于反贼来说,甄贾两府施粥施药是不利于他们的。

灾民们只有走投无路的那一步,才会被迫铤而走险,聚众为盗。

就像前朝那般,灾民们从劫掠富户到公开对抗官府,只是时间的问题。

想通这些,甄应嘉也不想着掺和赈灾的事了。

若真有反贼混在甄家施粥的队伍里,闹出大动静来,那就是甄府首当其冲被问罪。

甄家就是再多十几位娘娘在宫里也不好使了。

造反这两个字是沾也沾不得的。

甄应嘉想通之后,顿时心惊胆颤。

多亏甄夫人多说了一嘴,自己才把这事弄清楚了。

第二日一大早,甄应嘉便带着账本去了府衙。

唐晋卿此时也在为赈灾的事儿发愁。

圣上硬挤才挤出五十万两银子,恐怕还不如金陵这些官员富商捐奉的多。

此外,更是一丁点粮食都没有拿出来。

此次不单是金陵一处受灾,附近的州府也都有殃及。

贾府撑了这么些时日,到自己手上还剩二十多万两银子,和一百余石粮食,已是不易。

但于大局来说,仍是杯水车薪。

唐晋卿知道灾年粮食必会上涨,于是一路上,逐渐用赈灾银换成粮食,跟着车队南下。

昨晚送走刘、胡两位,下属便传来消息,粮食价格猛涨,他们不敢再买,便送信过来请唐晋卿指示。

唐晋卿愁得一晚上都没睡着,早上起来白发都多了几根。

只是外头还有一堆事,唐晋卿只好强打起精神,起来处理事务。

青行叩门:“大人,体仁院总裁甄大人来了。”

唐晋卿顿了一下,把疑惑放在一边:“你请他去前厅,我待会儿就过去。”

“是。”

唐晋卿把书桌上的公文整理一番,这才起身去见甄应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