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探花大人:娶妻趁早,宠妻从小 > 第492章 被迫跟着诸葛家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结果得到的结果还是自家的孙儿不能生育。

要不然,简家老太君怎么可能容忍自家孙媳妇这么些年都没有生育呢!

只是,这一切就只有简家老太君知晓罢了!

中年男子听到自家媳妇的道歉之后,神情才有所缓和。

中年妇人瞅见自家相公脸色缓和了后,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相公,你还没有说你要说什么事情呢!”中年妇人小声道。

中年男子忽的也想起自己要说的事,于是一脸喜意的看向自家祖母。

“祖母,孙儿是有好消息告诉您的呀!”中年男子高兴道。

简家老太君瞥了一眼中年男子,没好气道,“呵呵,就你还能告诉老妇人什么好消息?你还是想想接下来的日子该怎么过吧!”

中年男子谄笑道,“祖母,您别生气。孙儿是真的有好消息要告诉祖母您!”

简家老太君闻言转过头看向中年男子,仔细打量了一番,觉得此次自家孙儿不是逗自己。

于是简家老太君看向中年男子,缓缓道,“那你说说,是什么好消息!”

中年男子听到自家祖母终于愿意听自己的话后,很是高兴。

“祖母,您可还记得简臻?”中年男子说完,担心自家祖母想不起来是谁,立马补充道,“就是大伯家的孙儿,从文哥哥的儿子!”

简家老太君突然听到简臻这个名字,双目瞪的老大。

这些年,简家老太君有时候也在想,若是当年自己不那么做,是不是自己一家不至于混到如此地步;若是当年任由着简家老爷带着自己一家人离开,凭借简家老爷的本事,定然可以重振简家。

也不至于自己现在过的凄惨无比。

中年男子看到自家祖母的反应,就知道自家祖母一定是在想什么!

不过,中年男子可不想放过这么一个好机会,一个自己有大把银子继续赌博的机会。

“祖母,您是想不起来了吗?”中年男子小声道。

简家老太君忽的听到自家孙儿的话,板起脸,冷冷道,“你提那些人干什么?都是被卖给人家做奴的人了。”

是的,在简家老太君的认知中,简家老爷一家只能为奴为婢。

中年男子听到自家祖母的话,赶忙道,“祖母,不是的,我路过书坊的时候,可是听那些个秀才说了,隔壁的州城,今年的院试案首叫简臻。祖母,你觉得会不会是从文哥哥家的儿子啊?”

简家老太君闻言皱了皱眉,想都不想,立马尖声反驳道,“不可能,不要忘了,当年他们一家可是被我们卖给了人牙子,之后更是经历了饥荒。即便他们侥幸活了下来,也只能为奴为婢。奴籍可不允许参加科考的,所以一定不可能是。”

中年妇人瞅见这般激动的简家老太君,有一些些害怕,于是紧紧的攥住自家相公的袖子。

中年男子也被自家祖母疯狂的神情吓得不行。

但好在简家老太君说完之后,又恢复了平日里的平淡。

中年男子不死心,再一次小心翼翼道,“祖母,您说有没有可能万一就是呢!孙儿可是听书坊的那些读书人说了,这院试案首定然是可以考上举人的,说不定还能当官呢!”

简家老太君闻言抬起头,双眼灼灼的看向中年男子。

简家老太君:是啊,院试案首,算算那孩子今年也只是十三岁,待明年中了举也只有十四岁,即便日后当不得官,但过得一定也是好日子。我可是这孩子的太奶奶,怎么都该享受的。

中年男子担心自家祖母不去,于是怯怯解释道,“祖母,大伯父可是您收养的。若是没了您,那大伯父早就死了,哪里还会有子孙后代。虽说当年祖母您将大伯父一家卖给了人牙子,但是好在他们现在不也活着吗?而且活的这么好!大伯父一家该感谢祖母您的,您想若是祖母当年没将大伯父一家卖掉,说不定早就死了。”

是的,当年简家老太君一行人走的路并不好,出城不久之后,就遇到了饥荒逃窜出来的人。

马车中带的粮食被一抢而空,就是马匹也被抢走杀了。

简家老太君听到自家孙儿的话,久久不曾说话。

简家老太君:如今我手中的地不多了,这十亩地即便都卖了,也只能卖得三四十两。根本就不能让我们生活下去。

简家老太君看向自家孙儿,再看看自家孙媳妇。

仅凭自家孙媳妇做绣活,根本就养不活自家孙儿。

简家老太君决定赌上一把。

“好,我们就去找简臻!”简家老太君沉声道。

中年男子闻言很是高兴。

“祖母,我们何时出发?”

简家老太君瞥了一眼自家孙儿,无奈道,“我们手里如今已经没了银子,待我将剩下的地卖了,才有上路的盘缠。”

“啊,是是是,是孙儿着急了。”中年男子连忙道。

简家老太君摇了摇头,而后对着中年妇人随口道,“孙媳妇,先扶我去休息休息。”

中年妇人闻言立马走到简家老太君的身旁,然后扶着简家老太君走了。

中年男子则偷偷摸摸的跟了上去,而后在简家老太君的梳妆台上顺手摸了一支钗,然后遛出了家门。

院学这边,简臻、诸葛诺、李连杰、李兰志四人日复一日的读书,月复一月的考试。

浑然不知,有那么三个人向着院学赶来。

诸葛府这边,简臻四人离开的第二日,诸葛家主就派人去梨花村接张老夫子和张老太太去了。

两位老人到了诸葛府后也很是适应。

白日,张老夫子被诸葛老家主请去书房喝茶、谈心、下棋;简家媳妇上午去诸葛大夫人那儿闲谈,下午去张老太太那儿请教刺绣。

好消息是,诸葛大夫人在张大夫的调养下,渐渐有了好转。

半个月之后,诸葛大夫人也随着简家媳妇去张老太太那儿学习刺绣。

至于简家大郎,则是被迫跟着诸葛家主学习如何管理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