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脑变 > 第952章 技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冯武接到门岗打来的电话后,马上放下了手头的工作,跟几个手下交代完后,来到单位大门口。

门口警戒范围外停着那辆熟悉的蓝色宝马,冯武走过去拉开后座的门坐进去,前面副驾驶坐着一个身材挺拔的年轻人。

“他是谁呀,可靠吗?”冯武问道。

“王晓明,我的新助理,肯定比你们的人可靠!”主驾驶的冯倩回了一句,然后熟练的挂挡,开动车子向前驶去。

“什么事这么着急,等我下班不行吗?”冯武靠在座位上,用手松了松军装的领带。

“你不是一直想见曾凡吗,他今天心情好,想送你们一份大礼!你的工作比这个重要吗?晓明,把平板给我哥看看!”冯倩指挥坐在副驾的助理。

除了碍于法规不能替她开车,这个助理她非常满意,连她秘书的工作都顶替了大半,安全可靠,随时随地能帮他查询资料,接打电话,还有超强记忆能力,随时帮她拾遗补缺。

冯武接过平板电脑,感觉和自己用的不太一样,翻过来看了看背面,不是镁铝合金外壳,而是一种类似尼龙的特殊材质,用手掂了掂,分量轻了许多。

“这是什么,曾凡发现的飞碟吗?”视频里一个黑乎乎的圆盘状物体在一个四合院里飞行,下面是黄瓜西红柿等满院子蔬菜秧子。

“他本来想造电动汽车,嫌我们流程走得慢,实验车间最快也要年底才能弄好,他才能造原型车,这不就想起你来了,视频里面只是一个模型,只要你们感兴趣,他把全套技术资料给你们,可以批量生产!”冯倩解释视频的内容。

“虽然个头小,应该有点技术含量,如果续航时间可以的话,用来做战场侦察有点用处!”冯武点评道,他是参谋人员,技术装备不是他擅长的领域,感觉这个小飞碟飞的很灵活,技术方面不好下结论。

“哥,你到底行不行啊?你要是不行,找个总装的专家过来,别不懂装懂,曾凡可没心情天天见你们的人,到时候给你们图纸都够呛能造出来!”冯倩挖苦起亲哥一点儿不留情面。

“那你绕一下航天桥那边,接个人一起去,我找个航天专家,这样总行了吧!”冯武知道自己的不足,他的知识储备比普通人当然强的多,跟真正的专家比,那肯定还差得远。

航天桥是一座位于燕京西三环中路的立交桥,建于一九九四年,得到航天二院大力支持,因此命名为航天桥,桥的东侧有两座显眼的大厦,航天科工大厦和航天科技大厦,是两大集团总部所在地。

早先航天部的几大科研院所都在附近,这一片区域的航天专家密度可能全国最高,曾凡收购的那家公司租用的就是航天二院的物业,距离这里也不太远。

因为提前打电话联系,冯倩的车子绕到航天桥东侧约定地点的时候,一个戴着眼镜,身穿白色短袖衬衣,头发花白的中年男人已经在这里等着了。

看面容四十左右,看头顶稀疏花白的头发,说是六十都有人信,冯武下车走过去握手,亲自拉开车门,招呼他上车。

“刘总工,你是防空系统专家,对各种飞行器都有研究,你先看看这个!能判断它采用了什么技术吗?”冯武从另一侧上车后,将平板递给他,重新播放那段视频。

冯倩并没有启动车子,等着听这位防空系统专家的高见,如果水平差太多,那也没必要带过去。

刘然向上推了推高度近视的眼镜,仔细看起了视频,并没有急着发表意见,视频的时间只有十几秒钟,他反复看了三遍才说话:“没有螺旋桨,没有看到明显喷射口,下方植物没有被风吹动的迹象,如果视频是真的,一定采用了一种全新的驱动方式,这是谁发明的,我能见见吗?”

“倩倩,刘总工的分析怎么样,够不够资格见你老板?”冯武问前面的妹妹。

“技术比你强多了,那咱们出发!”冯倩发动车子,向东开去。

“冯处,咱们要见的是哪位高人?视频上的东西是真的吗?”刘然小声的问道。

“真假需要你去判断,咱们现在用的那套海洋监控系统是他的发明,应该不会拿这种事情开玩笑!”冯武拿回平板,再次看起这段视频。

不是上下班的时间段,二环以内仍然车流拥挤,不到十公里的路程,走走停停的用了将近五十分钟才到。

冯倩直接将车子开进曾凡家的院里,招呼两人经过倒座房东侧的二门,一起走进中间的院子。

一进院子,看到就是满院绿色的蔬菜,明显他们刚看到的视频就是在这里拍出来的。

旁边倒座房走出来一对年轻的男女,正是曾凡和薛燕夫妻,冯武只打过一次交道就印象深刻,他们独特的气质别人绝对装不出来。

“冯哥,好久不见,这次又要给你添麻烦你了!”曾凡主动招呼道。

“哈哈,我巴不得你多麻烦我几次!”冯武笑着上前和他们握手,然后把一起来的刘然介绍给他们。

“你展示的技术太先进,倩倩怕我弄不明白,让我专门请的研究防空系统的专家,刘然刘总工,你们在技术方面应该能聊到一起!”

“别在外面说话,进屋子里面说吧!”薛燕身为女主人,主动招呼他们进书房,这个房间也兼职会客室功能。

“你儿子呢,没在家吗?”冯倩走到薛燕身边问道。

“还在睡午觉没醒呢!”薛燕抬头示意她看西厢房门口。

“这都三点多了,还在睡,这小子昨天晚上没睡觉吗?”冯倩笑道。

她们俩人站在书房门口说话,冯武、刘然和曾凡已经进了书房,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放在躺椅上的那个黑乎乎的圆盘,和刚才看到的视频中一模一样。

看到两个人眼睛一起盯着看,曾凡上前拿起来递给冯武,让他拿在手里仔细看。

冯武拿在手里感觉轻飘飘的,比预想的还要轻许多,跟影视作品中见过的那些飞碟不太一样,没有玻璃窗口,也没有用来喷射动力的出口,上下几乎完全对称,就像两个盘子扣在一起,中间高边缘低,最高的地方像个半圆形。

如果不是刚才看到的视频,冯武肯定把这当成孩子的玩具,轻飘飘的像是塑料制品,尽管摸上去的质感完全不一样,也很难把手里的东西跟先进的科技产品挂钩。

刘然从冯武手中接过去,也翻来覆去的看了几遍,还用手指敲了敲,用指甲划了几下,也没看出多少名堂,索性直接开口问道:“请问,外壳是碳纤维材料吗?”

“碳纤维的横向抗冲击能力不足,制作工艺太复杂,损坏难以修复,这是我研究的一种新型材料,既有足够刚性,也有足够的韧性,最主要的特点是具有很好的电磁波吸收能力!”曾凡耐心的解释道。

“能隐身?这种材料的电磁波反射率和吸收频带宽度是多少?”这次刘然有点动容了,别的性能可以不计较,能吸收电磁波的材料可是太难得了,这可是国内最稀缺的技术。

即便是隐形技术最先进的灯塔国,以隐形着称的幽灵轰炸机,每次出动都要临时在表面加刷成本高昂的吸波涂料,达到在敌方雷达上完全隐身的目的,用于穿透对方的防空网进行远程突袭,这也是刘然当下最高难度的研究目标。

不过刘然研究的课题不是如何隐身,而是把这种在雷达上极难发现,火控雷达无法锁定的目标打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