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脑变 > 第950章 午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幼儿园也会像学校一样,有漫长的暑假,一直持续到八月底。

曾水的暑假有了机器人妹妹的陪伴,也没有那么无聊,每天坐在院子的回廊上画画,累了就站起身跑几圈活动活动,困了就睡觉,饿了满院子的蔬菜都可以拿来充饥。

曾小一跟着曾水学会了画画,她没有每天只画貔貅的微观结构,也尝试画些其他的物体,受到曾水的影响,她也是更喜欢画微观尺度的画面。

经常跟着曾凡一家在胡同里出入,她的身份也得到了邻居的默认,把她当做他们夫妻收养的女儿。

在冀北农村这样的情况很常见,计划生育不像城市里管理严格,一家两个娃很普遍,也有多个女儿想生儿子的家庭,三四个女儿还在生,农民没有编制,不端公家饭碗,只要豁的出去,想生几个生几个,当时办不了户口而已,到了上学的年龄,一样有各种办法解决。

农民不需要土里刨食了,只要有地方打工,有口饭吃就能把孩子养大,实在压力太大就送人,亲戚朋友总有各种原因想要领养孩子的,曾小一这样的情况也被归入此类。

这里的住户大多都有农村的亲戚,类似的情况没见过也听说过,都知道他们家来自农村,有几个这样的亲戚一点也不奇怪。

他们两口子与邻居的往来不多,不像原先的曾广海夫妇那样花心思去维护关系,家里多出一口人,只要有过得去的说法,没人会去多管闲事,更何况居委会主任都认可了这个说法,那些老头老太太更没理由去嚼舌根了。

燕京城里城外可以去的景点很多,但是再多好玩的地方也架不住时间长,一个多月下来,能去的地方基本上都逛了个遍,发现还是待在家里最舒服。

炎炎夏日,搬把竹椅躺在走廊上,吹着过堂凉风,简直是神仙都不换的日子。

儿子放暑假,曾凡也不再天天去公司,除了时不时带一家出去逛逛,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里消暑。

他们一家人都是喜静不喜动,在院子里找到各自的位置,各忙各的事情,一待就是一整天,彼此之间也只是偶尔交流一下。

对曾水和曾小一来说,画画既是学习,也是修炼,常规的知识对他俩来说,学习理解起来很快,这种对微观世界的感知和描绘,是最适合他们磨炼意念场的方式。

通过一个多月的观察,曾凡发现每天画画的曾小一确实在进步,她体内的菌群整体意念场在提升,并且能通过基因组传递给下一代菌群,持续下去,或许真能融合成一个整体意识,而不是现在通过程序整合成的模拟智能。

现在的模拟智能对曾凡来说可控性更高,可是在他看来总归是有所欠缺,如果菌群能融合成一个整体意识,那就意味着他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生命形态,这种形态可能比人类更加高级,也可能就是人类未来进化的方向。

曾凡现在的意念场应该是这个世界最强了,在微观世界他能同时指挥影响数万亿的个体,以纳秒为时间单位并行操作,可是面对数量更加庞大的微观粒子,他仍然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以他自身为例,组成他这具身体的原子数目要在十后面加上三十个零,即便是以他现在的能力,他能同时调动的原子数目最多也不过十后面二十个零的单位。

尽管这个能力的数值在时刻不停的增长,相对于庞大的数字来说,增长的速度依然是微不足道的。

如果没有像上次一样发生根本性的突破,当前意念场增强到同时操控三十个零的单位,可能需要几十年的时间。

假如他现在能同时操控组成这具身体的全部原子,他不确定会发生什么事情,可以肯定的是,到时候一定会再增加某些意想不到的超凡能力。

也许真能实现瞬移,或者时空穿越也说不定!

他能做到这些,理论上其他人也可以做到,假如整个世界的人能形成一个整体意识,都具备了和他一样的能力,世界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以曾凡现有的认知,也无法想象会发生什么,每个人的认知是不是都能更圆满,是不是能瞬间体验别人一生的时间,过去现在未来随意穿越?

或者突然发现,世界只是更高层次生命观察的一个实验场?

曾凡的意念场强大,思考的速度其他人无法比拟,除了那些设定好的游戏用户申请审核,游戏运行支撑,意念场关联人员信息同步、实验室项目研究等常规工作外,他主意识的无序思考常常也在做无用功,其实没有有效结论的思考也不能算是无用功,没有结果也算排除错误选项。

就算现在认为走不通,或者无用的选项,也不排除以后什么时候能发挥作用。

这种随意畅想的无序思考成了他这一段时间常做的事情,实验室那些新材料的实验、电动汽车的设计反而不怎么太用心思了。

对他来说,能做的事情太多,反而有点无事可做,现实世界的效率太低,光是那个电池工厂的事情,以冯倩的效率都要明年后半年才能投产了。

他当初提出的实验工厂现在已经腾出来了,亮点手机在亦庄开发区的手机工厂,原先的一个手机生产车间设备清空,正在建筑大型设备底座,他订制的一些大型设备还在生产过程中,真正按照他设计要求完成安装调试最早也要等到年底才行。

一个多月时间,冯倩陆续从实验室领走了几十台机器人,送到不同的部门去做测试,后续的结果如何,还没有消息。

科研成果的审核当然不会那么快,曾凡自己没打算出面,他没想着靠这个获奖,也没想着靠这个挣钱,或者达到什么目的,本来就是随意而为的成果,就算得不到认可,对他而言也无所谓。

那种可能性很小,基本上不存在,主要的是这种机器人的能力太强大了,可以承担的工作太多,超出了许多人的认知范围,一时之间反而不太好下定论。

偏偏曾凡不让提他的名字,冯倩以燕新新材料公司的名义申报,也需要有科研人员的名字才行,他不想要名誉,冯倩也不能随便给其他人,因此也增加了审核的难度。

机器人制造采用的新材料,曾凡自己设计改造的3d打印机,全新设计的锂电池,涉及到颠覆性的新型专利,新型技术就有几十项,每一项都是世界级成果,随便哪一项拿出去都够评个国家级奖项了。

在全世界同领域的科研圈子都很小,到了国内就更小了,基本上都是名牌大学的博士硕士以上才有资格,稍微一查都能攀上关系,查清一个人的同学导师出身来历,不是多困难的事情,想随便编个名字就能蒙混过关,基本上不可能。

如果是普通的科研成果反而容易蒙混过去,这种世界级成果没人敢含糊,审核的格外严格,公开对外发布的话,肯定会引发重大的轰动效应,任何一点纰漏都可能闹出笑话,那是绝对不能容忍的错误。

因为以上的种种原因,机器人作为科研成果的审核进展格外的缓慢,冯倩报上去后能做的事情不多,重点都放在了电池工厂的筹备上。

曾凡不需要午睡,他半躺在书房门口的一把躺椅上,手里摩挲着一个黑色的长方形镇纸,敞开的房门可以看到整个院子的情况。

西厢房门口廊道上有两把同样的椅子,曾水怀里搂着画板呼呼睡得正香,口水都流到了肩膀上;曾小一腰身笔直的坐在他身边,正在聚精会神的画画,从画作的数量来看,她的效率比曾水高多了。

“你注意水水最近几天的情况了吗,午睡时间比平时长了很多,很多时候我都不能感应到他在想什么了!”薛燕走进书房,坐在曾凡椅子的扶手上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