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朱祁钰要建立大一统的华夏帝国,或者退一万步,只是一个大一统的华夏文明也就算了。身为人子,朱见济觉得自己有义务为此做点什么,比如倾其一生为了父亲的这个伟大理想而南征北伐讨逆惩叛。

“大军何时出发呢?”朱见济有些坐不住了,恨不能立刻出发随大军前往西洋。

“大军?哪来的大军?”朱祁钰摇摇头说道:“你指的是出兵西洋征讨赵、刘等叛贼吗?不用大军就能剿灭他们,就算建立封国也是不需要大军的,只要百姓就好了。”

“不用大军?”朱见济一愣。“父亲的意思是刘、赵等人已经枭首,朝廷不需要派大军征讨了还是?”

“刚夸了聪明,现在又犯了糊涂了。他们的死我并不在意,我在意的是他们所占据的地方。”

“要那些地方可不得大军前往镇守吗?”朱见济不解。

“不用,找几家大一些的商户,再派些官员过去收税就行了。”

“只要商户和官吏?”朱见济瞪大了眼睛,觉得自己父亲也太托大了。“那些番夷虽说名义上是我大明藩属,可是实际上大明并没有对他们有过有效的管理,就只派些官吏就能够顺利掌握他们的土地、人民?”

“够了。”朱祁钰点点头非常肯定的说。

“父亲为什么这么笃定番夷们就会乖乖就范?”朱见济实在想不明白。

“谁说我笃定番夷会就范了?”

“啊?那父亲刚才不是说只要派出商贾和官吏就行了吗?”

“我的意思是给商贾做出海贸易的支持,再派出官吏去海外诸番属地准备接收土地、人民就够了,没说过番夷会乖乖就范呀!”朱祁钰满脸无辜的表情让朱见济觉得有些错乱。

“父亲的意思是......武装商团?!”朱见济忽然醒悟。

以景泰皇帝陛下的一贯作风当然是不可能派出大量军队前往番夷属地砍杀夺人产业的,但是派出商贾前往易市那是一定的了。

商人带着大量财货进入异族番邦领地交易总会引起旁人觊觎,等到哪天就突然发生了什么事情......

“父亲,那要是南洋、西洋诸番都恭顺听话呢?”朱见济转动着眼珠子,明明已经有了答案却还要再问上这么一句。

“怎么可能会一直恭顺听话。”不出所料,朱祁钰直接否定了这种可能性。

“之前是安排水师舰船前往各国贸易,各地蛮夷不知道天兵真实意图也不敢有什么不轨的动作,一旦民间自发前往交易难免就会有了利益纠葛,有了纠葛就是纠纷,有了纠纷嘛......”

“有了纠纷就会有冲突,只要冲突了我大明天兵就有了出兵的理由了。”朱见济接过了话头。

堂堂华夏,岂能师出无名?维护海外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就是最好的理由。

“嗯,不错,就是这个道理。”朱祁钰点点头说道:“大明官军可不仅仅是要保境安民的,普天之下凡我族裔有难,便有我大明天兵用武之地。”

朱祁钰的心里有个痛,很痛很痛,只要想起来就会情不自禁地想杀人,不论男女老幼的那种。

“莫要小瞧海外诸番,我中国强盛时他们一个个俯首称臣,若是华夏但凡有一时不济他们就会刀斧加身残害我天朝儿女。”在朱祁钰身体里那个灵魂经历过的时空中曾经有听到、看到过太多华夏儿女被屠戮的事情了,这让朱祁钰对于异族很难生起好感。

“嗯嗯,就算是无事,也一定有事。”朱见济狠狠点点头说道。

一旦商贾大量涌到海外诸国,只要是大明水师军力足够,当地就一定会发生残害我天朝子民的事情。朱见济对自己父亲在这一方面的教诲有着深深地认知,何况自己和兄弟们的封国还需要找个出处呢!

“只怕水师兵力不足哟~”

“现在确实是不太足,但只要这次下南洋的水师舰船带回了好消息来,大明水师就能够迎来一个新的大扩军。”

“父亲有信心?听说传回来的消息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说是一块新大陆而已。”

“珍禽异兽不算吗?”

“珍禽异兽要能折算成真金白银才行啊,勋贵或许会追奇猎异,老百姓还是看实实在在的东西。”

“那什么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当然是土地、黄金、白银喽...”朱见济毫不犹豫地回答道:“老百姓关心的是最直接的吃穿用度,自家有地能耕种粮食,一家人不愁吃不愁喝的最直接了。”

“嗯~”朱祁钰不置可否,笑着嗯了一声就算是回答。

“莫不是新大陆果真有大量适宜耕种的土地可以吸引百姓前往?”国人对于土地的感情有些偏激,就算是城市小区的绿化也会有人栽种上瓜果蔬菜,更不用说是适宜耕种粮食的土地了。

“只要肯努力劳作,生地养成熟地也不过是一季而已。”朱祁钰的回答模棱两可。

“你准备一下吧,我们明日启程继续南行。”

“不再等等看孔家人的反应了吗?”

“哼,靠着祖上阴德庇护已经福泽孔府数百年、数千年了,自宋以来孔府德性被他们给败光了,还想有人能延续继续给他们特权不成?想多了。”

“那王太保那边?”朱见济对这个臭脾气老头印象深刻,还真担心这位老先生不给皇帝面子,耽误了朝廷的布局。

“不用担心,他会答应的。”朱祁钰信心十足地说道:“李贤在西安,说服王文对于他而言并不是什么难事。”

“哦哦...”朱见济疑惑地偏过脑袋问道:“这么说李大司马也是个人才了,为什么父亲不把他调回朝廷而是远远打发到了西安呢?”

“哟,这话说的,于太师更是大明的顶梁柱一般人物,不也在塞北待了十几年吗?”

“那个...”朱见济一时无语。

“等到了江南,多留意一下官吏中有能者。年长者其子孙有才能者可以招揽到你们兄弟门下,将来也好带去封国做事。”

“那年轻的呢?”

“年轻的?人家不在大明考个正途出身,跟你厮混算个什么事?”

朱见济翻翻白眼,怎么跟自己走就算是厮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