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莲花楼:隔镜细观我 > 阿玉和他的家人7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像他们朝臣之间若是有矛盾纠纷,都是上奏给皇帝或者由其他高级官员调解。

但玉琼琚身份很尴尬,不属于官员,也不是很属于江湖人士。

他也不上奏跟你互相弹劾,他就是单纯晚上砸窗户,不让人好好休息。

可问题是他们每日上朝是晨于上画卯,至暮画酉,就是早上五七点至晚上五七点。

每天早朝累死累活,整天提心吊胆着自己的一言一行,下朝还得应付这膈应玩意。

而且还不能私下联合给这玩意弄死,毕竟皇帝还对人另眼相待。

后来干脆都选择明哲保身,既然皇帝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别怪我们这帮臣子又聋又瞎。

倒也有欺软怕硬的,不敢言语玉琼琚,只敢蔑王瑾瑜妇人浅薄,在外抛头露面,日后定不能为贤妻良母。

玉琼琚知道后便又讽了回去。

道他们所谓的贤妻良母,不过是贤奴良隶。

世间列了诸多荒谬的规则来拘束女子,用三纲五常来折断她们的羽翼,最后又要用莫须有的“贤妻良母”来评定她的一生。

骂了一顿后,玉琼琚还不解气,便打算出书继续抨击。

一开始是计划写女官入仕,但发觉涉及政党,很容易被扣上蓄意谋反的罪名,便又改写巾帼女将。

于是玉琼瑶曾经创作的这本《天日昭昭》便在此方世界问世。

这本书一经推出便引起轩然大波,多是说书中内容离经叛道。

某些穷酸腐儒又以三从四德,女德女戒批判他。

玉琼琚统一回复:人在琼琚楼,不服来辩。

也有一君子得玉琼琚所意,道了句:“君子立世,不分男女。”

玉琼琚给他点了个赞。

而在玉城、金鸳盟总部等地方,玉红烛、角丽谯这些人看过书后也给玉琼琚点了个赞。

大部分的人都对他存有一种很复杂的态度,讨厌被他破防,又喜欢他带来的新鲜感。

做的很多事情都是不能被他们所理解的,但要是一段时间内没有玉琼琚的消息,又总想看看他最近干了什么,从中获取一些快乐。

就很奇怪。

而玉琼琚那里,发帖之后的半个月都没人来琼琚楼寻他,再有人登门拜访的时候是一自称百里扶绥的巾帼女子。

她与书中的女主同名同姓,甚至也是自幼习文练武,骑马射箭,只是后扮作男装入了军营。在边疆四五年,她屡立战功不断擢升,曾多次担任先锋,头戴面具横刀立马出入敌军,所向披靡无人能挡,是令夷人闻风丧胆不寒而栗的开山莽将。

如今有任回了这都城,城中关于那书本的传言落入她耳中,好奇之下也便差人寻了一本,看过之后只道人生若能得此知己,死而无憾。

她迫切的想要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文人墨客能写出这样的话本小说,于是她便在结束了朝中议事后马不停蹄的赶过来。

玉琼琚知道了她的来意后,邀她入座,同她说明了此书并非他所撰写,而是他的姐姐玉琼瑶,并也委婉的透露她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百里扶绥愣了许久,似乎理解了不是同一个世界的意思,平静的点头。

玉琼琚鲜少与外人独处,唯那一宿与百里扶绥坐于院中彻夜长谈。

月光洒下一地清辉, 投射出树的浅浅光影,微风轻拂,月光与树影下婆娑的横斜疏影,又似两人斑驳的心。

一人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一人感慨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两人的心境不同,却又聊了许多,不过也都是围着玉琼瑶来说。

晨光熹微,百里扶绥站起身问他:“如果是你姐姐,她会觉得将军与女将有区别吗?”

玉琼琚思索了一会,回她:“会。”

“她会觉得,女子本就是好,不必为谁折腰,可珠钗闪照,柳眉墨染,也可乾坤铁马,金戈陈碑,若是胜比鲜衣怒马,何不做自己的少年郎?”

百里扶绥听罢,唇角上扬,道:“好,那今后我便以女子之身驰骋沙场,以我鲜血开了这女将的篇章。”

“若今后谁再说巾帼红颜不可仰天大笑出门去,便让他见我这峨眉粉黛亦能红缨猎猎剑流星。”

说着说着她竟突然大笑了起来,笑得肆意张扬。

等笑够后,那双浅褐色的眸子定定落在玉琼琚身上,眼睛透过他,似正在看另一个人。

良久,她才缓缓开口:“你与她像吗?”

“也有六七分相像。”

“好。”

自此世间再开山莽将,只有千秋史载的骠骑女将。

后续两人也多有书信往来,仍是围着玉琼瑶来说。

百里扶绥经常旧书重读,常感叹世间竟有人能与自己如此心灵相通,所以她也想知道那人的过往,那些独一无二的经历,那些所见所闻,构成了怎样的一个她。

甚至常常幻想与玉琼瑶月下对酌,畅谈对人生的见解,对生命的看法,对社会不同阶层人的态度,和走遍千山万水后的感受……

直到某一日,玉琼琚在回信中坦然了那日所言的不在同一个世界的真正含义。

之后有半年时间百里扶绥都没有给玉琼琚回信,她突然反应过来自己对玉琼瑶的感情,太复杂。

又或许是不想承认,自己对一个素未谋面,还只是从他人的只言片语中所了解的人,产生了超越知己友人的情感。

最后只道:异世通梦,恨不同生。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这是她遗憾不能亲口告诉你的。”

听完玉琼琚的叙述后,玉琼瑶沉默良久,继而是一声极轻的叹息,虽心有感触,但不觉悲伤,温婉笑道:

“也许在某个平行时空里,相差千年的我与她终会相遇,共同讨论着永恒的话题,而不是独留一人魂牵梦萦。”

“呜呜呜~”

玉琼琚低头看着怀里的小奶狗,在他的胸前蹭来蹭去,小尾巴摇的飞快,便将它托起来,逗它:“呦,这小家伙还能听懂呢?说的什么呀?”

小狗眨巴着黑漆漆的眼睛看着他,又呜呜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