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明好王爷 > 第217章 土地兼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周之相好奇的问道“殿下莫非能变出天兵天将?”

朱楩哈哈一笑“那倒不至于,不过呀,我确实带了七百多身强体壮的劳力过来。”

周之相大喜“当真!”

“当然了,这还能假?”

“不知殿下是从何处调来的百姓呀?”我也好给他们办户籍。

朱楩尴尬的笑了笑“他们应该是从安南来的土匪,户籍就别办了。”

周之相一听大惊“殿下这些土匪您不杀了留着是祸患呐。”

朱楩拍了拍他肩膀“周大人莫慌,这些个土匪在安南本就活不下去了,才跑来大明当土匪,你只需要将他们分成三四队人,到不同的煤厂,让他们去挖煤把原先挖煤的劳工就能调去新的地方建煤厂了嘛。这些土匪一人能顶原来的三个人,而且不用发工钱,管饭就行。”

听到这些土匪不用给工钱,又比普通工人更能干活时周之相又心动了

朱楩又接着补充道“放心周大人,你只需要每个煤厂周围布置一个所,一两百人的军队来监工就行,但是这些人日后我还有用,你可千万别给全部累死了,特别是其中的一个人阮先生。”

周之相连连答应,不敢怠慢

“行了,第一个难题算是帮你暂时解决了,那你的第二个难题是什么?”

“殿下,这第二个难题就牵扯到了不少地主豪绅了。”

朱楩瞬间皱起眉问到“这干他们何事?”

周之相见在场都是朱楩身边的人,也没了顾忌直接说到“殿下有所不只,因为一直以来,不少百姓因为耕收不佳,又需要养家糊口,就不得不去给地主们当佃户,佃户一般都是没工钱的只是管饭,如今殿下仁政,不少百姓当然不愿去给地主当佃户,都纷纷来煤厂找活。”

周之相也没接着往下讲,因为后面的事情其实大家都明白了,不少地主乡绅因为佃户跑了,所以都来给官府施压,周之相想必也不敢顶着这些地主乡绅的压力,强行收留投奔来的佃户,所以才会有第一个问题,希望朱楩解决人手不够,然后再引出第二个问题来让朱楩解决。

其实,如果我们仔细研究明朝的历史就会发现,真正导致这个庞大帝国最终崩塌的,并不是清军的铁蹄践踏,也并非所谓的冰河时期等自然因素影响。尽管这些外部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明朝的衰落,但归根结底,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土地兼并。

在明朝中后期,土地兼并问题日益严重。那些有权有势的豪门贵族和地方豪强们,利用自己的权势和财富,大规模地吞并农民的土地。而失去土地的农民则沦为流民或雇农,生活困苦不堪。这种现象不仅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差距,还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和冲突。

随着土地兼并的不断加剧,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愈发尖锐。广大农民遭受着沉重的剥削和压迫,他们渴望改变现状,于是纷纷起义反抗。同时,由于土地资源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减少,无法有效维持军队和政府机构的运转。这使得明朝在面对内忧外患时显得力不从心,难以抵御外敌的入侵和内部的动荡。

此外,土地兼并还导致了农业生产效率的下降。大量土地被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后,他们往往缺乏对土地的精心经营和管理,从而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这进一步削弱了国家的经济实力,使得明朝在面临各种挑战时更加脆弱。

这个问题是必然会发生的,只是现在处在前期,这种现象只是萌芽阶段,而且正常历史进程当中,资本主义的萌芽是在明朝晚期的徽浙一带兴起的,而朱楩的出现导致资本主义与封建地主社会的碰撞提前到来。

地主们一直兼并土地,让百姓无地可种,最后只能去找他们做佃户,而朱楩的工厂一出现,这些佃户自然而然的就跑到朱楩的工厂做工,有钱拿有饭吃,每天四个时辰,和地主那边一对比简直是天上的地下。

朱楩想了一下,“周大人,若是之后有哪些当地豪绅家的佃户想要来煤厂的您缺人就直接招收,我回到昆明会让张使司颁一条政令,今后云南开办的所有工厂工人一律按照月结工钱,作五休二,按需招工,招满为止。”

周之相连连说是,他倒是不期待着朱楩能马上把问题解决,但是至少能让他去顶在前面,自己可是得罪不起这些地头蛇,以前要靠着他们纳税,才能完成考绩。现在靠着商税和百姓的农税就已经库存吃不完了,所以他也痛恨这些鱼肉百姓的地主,只是以前没办法,现在有皇子给他挡着,他就能放开手脚的搞了。

而朱楩也知道周之相的想法,这无非就是不想担责嘛,找他这个头大的顶着,不过也无所谓,周之相这样的人就是普通的芸芸众生,力求自保而已,既不愿得罪地主世家,又想为百姓干点事情,既然现在的自己有能力,那就替他担着嘛。正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他一个封地藩王还就得有点守一方净土的胸怀。

朱楩来曲靖待的时间不算久也就两天而已,把府城旁的那座煤厂看完,又去看了一下相邻县份的煤厂就回到曲靖府召集了府城中的官员开了一个会

会中朱楩学着以前校领导给老师们分发任务的样子给这些官员做着四季度的工作任务,还有经济指标。

通过招收佃户的方式来扩大煤矿等各类矿产的开采,煤厂增设到十六座,也就是每个府或县都得有一座,主营当但就是蜂窝煤,除了固定供应当地城镇与农村的百姓用度外,还要保证昆明府以及云南几个重要城镇的需求。

除此之外,再有富足的全部由袁氏百货兜底,每月都将剩余库存全部运送到湖北的袁氏百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