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姜沐夏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屋顶上方有青色的竹枝顺风飘动。

没想到,这个破院子里,还别有洞天。

“虎子,我能去后院看看吗?”她心中一动,天意。

“随便。”他坐着一动也没动,面无表情,视线望着远方。

姜沐夏哑然失笑,这孩子气性还真不小。

小南跑到她跟前,拉起了她的手,仰着脑袋闪动着黑亮的眼睛,笑意盈盈地道,“姐姐,我带你去。”

“好。”

一大一小穿过堂屋的夹道,向着后院走去。

后院还真是不小,一大片约莫一亩地的青色竹林随风摇动,发出“沙沙”地响声。一阵冷风吹过,姜沐夏紧了紧衣领。

她抬眼扫视了这片林子,发现这里的竹子粗壮高耸,比八里村的竹子长势还好。

她上前摸了摸,轻轻拍了拍竹杆,入手扎实,是做灯笼的好材料。

“嗯,不错。”她拉着小南的小手,“这里有砍刀吗?或者菜刀也行。”

她准备砍一根竹子,现场做一只灯笼,让他看看她的手艺和帮他的决心,再让他自行判断。

这种既能赚银钱,又能解决弟弟妹妹温饱的事,如果他还不愿意做,那就当她看错了他吧。

一个没有责任感没有担当的人,不配得到她的帮助。

小南歪着小脑袋想了想,一溜烟跑了。

她在挑选竹子的功夫,小南手里抱着一把满是铁锈的薄片菜刀跑到她身边,他身后还跟着那位十二三岁的男孩。

男孩捂着胸口轻咳,喘了口气后,抬头一脸狐疑地看着她,不知她要做什么?

“过来帮忙。”姜沐夏指着面前的一棵有些发干的竹子,“帮我扶好它。”

她扫视了一圈,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一个旧水缸,径直走到跟前,见里面还有一点浑浊的污水。

她顾不上水脏,拿着菜刀在里面沾了一下,在缸沿上快速磨了起来。

直到磨到铁锈脱落,露出光亮的刀刃,手指顺着刀面试了一下,觉得有刀锋了,才转身回到竹子跟前。

男孩不解地问她,“你砍它做什么?”

姜沐夏见他已经做好扶立的动作,笑道:“等会你就知道了。”

她气沉丹田,运气到手臂上,狠狠地对着竹根砍了下去。

只一下,竹子便倒了下去,直看得男孩大呼,“厉害”!

她边修整竹子的旁枝粗叶,边问男孩,“你怎么称呼?这里有几个孩子?”

男孩腼腆一笑,“他们都叫我大奇,加我一共八个孩子。”

她奇道:“他们都叫你大奇是什么意思?难道你不知道自己叫什么吗?”

他一脸难色,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小南替他回答道:“姐姐,大奇哥哥当初为了救我们,被人打得只剩一口气。后来他醒了,就把以前的事都忘记了。”

她觑眼看向小奇,暗想怪不得这里他最大,做主的却是虎子。

快速修整好竹子,她起身拉着竹子往前院走。

“走吧,接下来看我的。”

回到前院,她一言不发,找了一块平整的地方,开始干活。

几个年纪小的孩子围在她周围,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她拿着刀,在竹子头中间破开,刀子用力往下一拉,竹子一分为二。

她像是自言自语,每做一道流程,都报出名号,“这叫破篾。”

把劈好的竹子分成竹丝,“这叫分层。”

把竹丝一根根刮得光滑平整,“这叫刮青。”

她的动作行云流水,不消一刻钟一根竹子在她手中完全变成了根根光滑的竹丝。

福子好奇地问道:“姜姐姐,这些竹丝是不是做灯笼用的?”

她点头,招呼孩子,“孩子们,帮姐姐拿把剪刀。”

话音刚落,早有孩子跑到屋里,拿出一把同样生锈的成了两半的破剪刀递给她。

她叹了口气,拿到剪刀又来到后院,旧水缸上磨到锋利才又回来。

她把竹丝裁成需要的同等长度,“孩子们,帮姐姐把它们拿到桌子上,好不好?”

“好。”五个孩子争先恐后一人拿起一把竹丝,整整齐齐放到桌子上,还把凳子擦干净,叫道:“姐姐,过来坐。”

她一脸欣慰,这些孩子都是良善且心思单纯的好孩子,到底是怎样的人家狠心把他们扔了的?

她坐在桌前,笑道:“现在咱们开始编灯笼。”

她拿起竹丝,几个小脑袋瞪着大眼睛盯着她的手,只见她的两只手上下翻飞。

一条条的竹丝,在她手中眨眼的功夫变成了灯笼的骨架。

“骨架成了,再糊上红纸,就是一盏可以换银钱的灯笼了。”她笑着把骨架放到桌子中间,指着骨架的底座说给他们听,在这里放上蜡烛,夜里点上,挂在廊下,风一吹,非常好看。

“姐姐,你等一下,我们有红纸,还有蜡烛头。”小南飞快地跑到屋子里,不一会儿,拿着东西出来了,他小心翼翼地放到桌子,眼中有期盼,“姐姐,这些可以吗?”

桌子上放着的红纸是巴掌大的十几块,上面还有字,蜡烛是燃尽的碎烛油。

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捡来的,平时视若珍宝的保存着。

她不忍心让他们失望,“可以,但是,咱们得把这些碎烛油化开做成一整只蜡烛才可以用。”

她陪着孩子们找到一个废弃不用的小碗,把碎烛油化成水,倒入一根竹管里,插入一根灯芯,让烛油冷却。

她把红纸按字的顺序糊到了骨架上,虽然拼接处明显了些,远远看去,还算过得了眼。

红纸上的字连起来竟是平安喜乐,多好的寓意。

她提起灯笼,仔细端详后,摇了摇头,直言,“不好,好像还差了点什么东西?”

她左顾右看后,视线落到了自己披风衣襟上的粉色流苏上,她用力一扯,拽了下来。

她把流苏系到灯笼下端,迎着阳光再看,果然较之前多了几分灵动。

她把灯笼挂到了桌子旁的小树上,笑道:“平安喜乐,姐姐祝你们以后的每一天皆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快乐长大。”

孩子们围着灯笼高兴地蹦跳着。

她这才回过头来,走到虎子跟前,

“想明白了没有,你们想干,我可以帮你们。”她视线扫过虎子和大奇,“他们都大了,天天去讨吃的不是办法。”

二人对视一下,低下了头,不发一言。

事情不能着急,强扭的瓜不甜,她有心帮忙,如果他们不愿意做,她自然不会强逼他们。

“福子,咱们走吧。”她转身就要离开,留下一句,“想通了去食肆找我,我只等你们两天,过期不候。”

人啊,有时候就得逼一逼,不然,是不会改变的现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