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错了,今晚我没控制好自己。我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他想报复冲我来。”姜沐夏毫不畏惧。

“算了。事情已出,我们就去面对。冯二姑娘我来处理,你,好好经营食肆。你是徐兄的人,也是我的人,有我们站在前面,任何人都不能伤害你。”唐仲白面色严肃地说道。

姜沐夏心中感动,前世今生对她好的人要么死要么看破红尘,一个个都离她而去。活着的年月里,只有她一个人面对风雨。

无依无靠,游走在人世间,她已经习惯了一个人解决问题。

习惯了只要有人想要帮她,她的戒备心马上升起。

可这两个男人,一个,她帮过他,他便给了她一片遮风挡雨的地方。

另一个,只见过一面,便对她毫无保留的付出。

她何德何能。可是,她又担心,这些毫无保留的保护,有一天会离开吗?

就像前世唐仲白的离开那样?

她不敢赌,她怕。

“谢谢。”她起身准备离开,“天色不早了,你们都去休息吧。”

她果断而干脆地离开屋子,从她离开时的面色来看,她,对他们好像不是太信任。

“唐兄,你说,她一个十几岁的姑娘,怎么心事那么重?经过今夜之事,你还要坚定不移地站到她身后吗?”徐达问道。

“当然,我认准的人,决不改变。”

“不管她变成什么样子?是恶是善?”

“对,我坚信她是善良之人。我从未见过她伤害别人,她一直在反抗。难道我们还要把她,最后一丝对命运抗争的权利也剥夺了吗?”

两人沉默了,这样一个恩怨分明的姑娘,除了用心护着她,还能说些什么呢?

……

天气依然晴朗,万里无云。河里结了厚厚的冰,街上人越来越少,大家非必要不出门。

渡口关闭了,食肆里几乎无人跑到这里来吃饭。

“吉意哥,早前让你做得事你做了吗?”

“放心吧,做好了。可效果如何,我就不知道了。”李吉意对她的做法心存质疑,这么做,想来连木炭钱都要赔进去吧。

“等着吧,如果没有效果,我们就关门歇业回家去。”她心里也打鼓,这么冷的天,渡口离县里又有些距离,谁会想着跑到这里呢?

路朝云和沐桃待在城里的家中,母女俩个在家收拾地窑,把买的粮食都囤在里面,为来年做准备。

食肆里只留下阮芬芳和李吉意,加上她一共三个人。

柜台里的架子上多了许多木制方形盒子,有大有小,不知里面装得何物。

“姜姑娘,我来了。”门被推开,王老七推门而入,手里拉着孩子,他的身后还跟着几位和他年纪相仿的男人。

个个都带了孩子,大家真得把这里当作了取暖场所。

都是在渡口做苦力的脚夫。

“王叔,你们来了,快进去坐。”

王老七搓着手,笑道:“还是你们这里暖和。我在家是真待不住,太冷了。这不,一早就带着我家孩子过来了,午饭有蒸面吗?孩子们没吃过,让他们尝尝。”

“放心吧王叔,跟平日一样,想吃得都有。”姜沐夏笑道,“今日,我免费请弟弟妹妹们吃。”

“哎呦,那可真是太好了。你们三个还不快谢谢姜姐姐。”

“姜姑娘,你可不能偏心,不请这些孩子吗?”有人出声逗她。

“请,请,请,今天都请,多谢大家捧场。”姜沐夏笑着一口应了下来。

她从柜台后的架子上拿下不同形状的木盒,摆放到桌子上,给他们一一介绍。

盒子里装着圆圆的棋子,有象棋,围棋,五子棋各种棋类,还有写着一到十二的纸牌各类纸牌。

她详细给大家讲解了玩法,让他们自己琢磨,自己忙去了。

午饭前,食肆里又来了两波人,对这种新奇的纸牌生出了莫大的兴趣。

这就是她想到的办法,冬季两个多月的空档期,不能让铺子白白放着。

不管挣多挣少,只要有些进项就行。

起码比天天闲着强。

午饭时分,匠人们回来吃饭,王老七和他们打招呼。

“玉舟兄弟,你那儿还缺人吗?,我们这些人到了冬天就都闲下来了。如果你那儿缺人,我们也挣点钱,过个好年。”王老七随口问道。

大家随声附和,“是啊,是啊,今年天气太冷,不好找活儿。玉舟兄弟如果缺人,我们跟你干。”

渡口的铺子大多都和他定了修建火墙,他们七八个人慢慢干也能干完,自然也能多挣些钱。

不等姜玉舟开口,尹大河便接口了,“兄弟,还真是不缺人,干完这些活儿,我们也无事可做了。”

姜玉舟抬眼看了看他,只好讪讪地笑道:“是啊,王兄弟,抱歉。”

王老七当然看了出来,这是怕他们抢他的活计。

他尴尬地笑一笑,“没事,我们再想其他法子吧。”

姜沐夏坐在柜台里,默默看着这一切,这个尹大河私心太重了。

改建火墙这活儿太简单了,明白人看过后就能干,今年只能借着刚兴起,他们有活干,等到来年,怕是定有内行人看出内里的道,这个活儿就没这么多了。

火炉子也一样,聪明人太多了,她上街采买,见到过其他的铁匠铺子已经有了一模一样的炉子和火墙。

一个行业想要长长久久,只能打出自己的牌子,推陈出新,走在大多数人的前头。

一样的货品,让大家只认准一个牌子,才算厉害。

比如梅家的柳编,整个酸枣县客商只认他们家的货。

所有从事柳编的人,只能把自己编的柳织品低价卖给梅家,赚取微薄的一点手工钱。

当然,尹大河想要多挣些钱也并没做错。

她记得前世兰家村不远处荒地里长着竹子,如今快过年了,家家需要灯笼,他们编灯笼卖,也是一门生财之道。

想通之后,她便出声,“王叔,我听说你们村,后地有一大片竹林,你们可以编灯笼卖钱。家里冷不是问题,关叔那里就有炉子、火墙,只要家里有柴,房里的温度和这里差不了什么。”

酸枣县治下的的村子大多都是用土坯砌的房子,保暖效果甚好。

“姜姑娘的提议不错,可我们都不会……。”

“这有何难,我来教你们。”姜沐夏笑着道。

“不如这样,我们砍了竹子拉了过来,姜姑娘就做掌柜的,挣了钱分给一些给我们一些便好。”王老七撞议道:“我们都是粗人,没有经商的脑子,不如这门生意姜姑娘做了罢。”

“好主意,我看这儿就很大,把桌子撤了,我们就在这儿做工,又能取暖又可以挣些钱。与你我都是一举两得的事,不知姜姑娘可同意?”

姜沐夏哑然,自己就提了个建议,怎么就多了一份‘产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