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育婴园后院青衣门。

东厢房内炉火正旺,三人围炉而坐,炉子外圈加了木框圆桌,上面摆放着各种菜。炉子上的一口精致红泥陶锅汤水翻滚,整个屋子飘散着一股香味。

“这个好吃。”唐仲白用公筷夹了一片牛肉放到她的碗中,“这些牛肉是我好不容易弄来的,送了些到食肆,特意留下最好的里脊肉涮锅子吃。”

“谢谢你们,本不想连累你们的,没想到最后还是借你们之手,才成了事。”姜沐夏以茶代酒敬过三人后,一饮而尽。

“姜姑娘,此言差矣。我们只是在最后关头出现了一下而已,任何人报官我们都会出面的。”唐仲白毫不吝啬对她的欣赏,“我想知道,那个大胡子你是从哪里找来的,关键时刻不是他,你可能要扑个空了。”

姜沐夏笑着点头,夹了萝卜片放进锅里。

“对,当时福子跑过来跟我说,人不在水井巷时,我脑子都蒙了,就要放弃时……”她夹起萝卜放进碗里,“胡大哥找到我,告知那一家三口跑到城外去了。我才能重新调整计划,不然,这三人的真面目难以揭开。”

姜沐夏放下碗筷,倒满杯中茶水。

她目光中带着一点狠意,“以我对姜红杏的了解,她不会善罢甘休,多谢义兄为我解决后顾之忧。”

她站了起来,举起手中杯,“我以茶代酒,再敬二位,以表感谢。”

夜已更深,酒至半酣。

姜沐夏问徐达,“义兄,我早就给你说过的大量收购粮食的建议,你考虑的怎么样了?”

“在做了,现在酒坊和园里的粮仓都满了。让徐早他们找合适的地方安排去了。”

徐达看着她眼睛,“我很好奇,你让我们买这么多粮食做什么?”

姜沐夏叹了口气,面色变得严肃了,“今年天气不正常,我想,来年可能会是旱年。做到有备无患意归不是坏事。”

她想起了前世的元和十一年,几乎整年滴雨未下,粮食收成大减,河水井水几乎干涸,就连渡口的水位都降了半人高。

村民不远数里跑到黄河取水,河水浑浊不净,导致很多人得了病,整个酸枣县饿殍满地,数人举家南迁。

那种惨状让她如今想来,依然头皮发麻。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兰春生带着她非要跑到西域去。

她还想起一件事,当年市井流传,朝廷派到县里的救济粮和钱款皆消失的无影无踪,县里百姓什么都没见到。

她看向唐仲白,那个时候他已经离开了酸枣县,在别的地方过得逍遥自在吧!

“你说得是旱灾吧?”唐仲白放下碗筷,“早年在京城,京畿之地发生过一回,朝廷救济很及时,百姓平安渡过去了。可我也听说过,远离京城的地方,官员贪污救济款粮导致灾区饿殍满地,瘟疫横生。不过你们放心,有我在这里,我不会让酸枣县发生这样的惨剧。”

徐达笑着摇头,这个小子还是太嫩了,官场里的水深到什么程度,他一个草民都能想到。

西厢房中,唐三几人许是喝多了,开始唱起来,甚是热闹。

天色渐深,酒足饭饱,三人准备散场时,突然房门被人推开。

“王嬷嬷,我们走了,你收拾一下。”徐达头也不抬地说道。

“噢,这是让谁收拾呢?”声音是个男的,来人不是王嬷嬷。

姜沐夏顺着声音看过去,进来的人,她不认识。

来人是个高大的男子,一身黑色素纹绸衣,背着手走向他们。

“你们真不够意思,在这是吃锅子,也不叫上我。”来人故作生气地说道。

唐仲白笑着跟他打招呼,“卫六哥。”

徐达坐着没动,看也不看他,“卫六郎君还缺这顿锅子吃吗?”

“我是不缺,可是有这位小娘子在席的锅子,我可是没吃过!”他把目光落到姜沐夏身上,定定地看着她,面上似笑非笑。

姜沐夏已经知道他是谁了,梅大姑娘梅昭之夫卫东,是那个借他之手害过李家作坊的人。

顿时对他少了几分好感,可该有的礼数不能少,她向他屈了屈身,“见过卫六郎。”

“看小娘子的脸色,好像对我不满?不知我哪里得罪你了?”卫东好奇地笑问,他不明白,第一次见面,这个小娘子为何对他有——敌意?

“你想多了,并没有。”姜沐夏不想与他多言,想要起身告辞。

“你害过人家亲人,人家还不能给你脸色看了?”唐仲白调侃道。

卫东满脸疑惑,表示不懂。

“李家作坊,绸布,你家小舅子身上的烂疮。”唐仲白提醒着他。

他终于想起来了,提起此事,他心中懊恼,以为帮朋友个小忙,不想出了这么大的乱子,梅昭现在都不让他进房。

“是我疏忽大意了,事情过后就把铺子里的伙计从头到脚查了个一清二楚,做手脚的已经被我收拾了,还请小娘子不要放在心上。”卫东冲她做作揖,被她躲开了。

“卫六郎言重了。”她找个借口离开,可是卫东好像并不打算放过她。

“早就闻听小娘子大名,今日终于得见,为何不能好好聊一聊?”

姜沐夏见他态度真诚,不像世人传得是个不着四六的登徒子。

可这个人,初次相见便表现出对她生出了兴趣,这个人葫芦里卖得什么药?

“徐兄跟我要铺子时,我就在想到底是什么人竟能入了他的眼。后来结识到唐弟,每每见他提起你便嘴角上扬,勾起了我的好奇,今日一见果然不同。”

她完全没有农家女子的扭捏,害羞,落落大方,进退有度,竟和自家娘子性子相像。

姜沐夏惊讶于食肆的铺子竟然是从他手里拿的,看来徐达和这人关系不同寻常。她只知道渡口是卫家掌管的,来往的商船多是卫家的,没想到徐达早就和卫家攀上关系了。

原来,徐达在渡口乃至酸枣县安身立命的法宝是卫家。

她眸光闪了闪,淡然道:“多谢你的抬举,能让你好奇是我的荣幸。”

她记得前世,卫家在酸枣县百姓心里的地位比县令还高。

不过这个高地位来自于他们家豪取强夺,百姓听到卫家,可谓是谈虎色变。

不知,这位卫家六郎会是个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