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姜姑娘,没想到,你们的食肆铺子真的开起来了,以后我们可是有口福了。”说话的是酒馆里的常客,常和姜沐夏闲聊的渡口黑瘦脚夫王老七。

“多谢王叔赏脸,您里面请。”姜沐夏在大堂里来回走动招呼客人。

现在正是吃饭的当口,酒馆歇业,福子早就把酒馆里的酒搬了过来,劳累了半日的脚夫们吃过饭喝上一杯小酒,惬意又解乏。

瞬间食肆人满为患,大堂里已经坐不下了。

姜沐夏当机立断,“各位叔伯大爷们,二楼还有空位,有需求的请上二楼。”

两样主食均定为五文一份,一杯酒两文钱。

整个午饭时间,门可罗雀,来晚的人都没有吃上。

王老七走时向姜沐夏提意见,“姜姑娘,我又要提建议了。”

姜沐夏笑着道:“王叔,您尽管提,我们虚心接受。”

“我们都是做苦活的,一份饭嫌少,两份嫌多。我们老哥几个商量了一下,如果你们加上馒头或者饼子,我们买上一个两个的,正好。”王老七笑着道。

“好,我们会尽快安排上的,您的建议真的对我们帮助很大。”

“咱们互相帮助吗。还有啊,怎么铺子里这么暖和?”王老七疑惑地问道。

“王叔,如果您想让自己家里也变暖,就到关家铁匠铺里买火炉子。他们家的火炉子有火墙,只要火不灭,屋子里也会和我们铺子一样的。”姜沐夏想帮帮关铁心,给他多拉几单生意,能让他家日子好过些。

“噢,我明白了。”他眼睛飘向了大堂里侧摆放的几口大锅前,下面不就是火炉子吗,“我收了工就去,家里太冷了,冻得我晚上都睡不好。”

火炉生意传出去,关大叔和他的两个孩子今年冬日里的日子会好转很多。

因铺子里暖和,有些人吃过饭也没有离开,趁着午休时闲聊。

李吉意和路朝云已经开始收拾,头天的开业时间结束。

在渡口做工的脚夫为了省钱,早晚都在家吃,铺子里也只能做午时一餐生意。

姜沐夏坐在柜台前,开始算账。

她的手指如行云流水般拨弄着算盘,稍许之间,便算好了今日纯利为六百一十文钱。

这个数字不算多,是她今世靠自己双手挣到的第一份钱。

可对于四海食肆来讲,算是一个好的开头,食肆里的饭食花样还要多加改进。

今日做得太少,有很多人根本没有吃到,她下定决心从明天开始,米面各多加一倍,再蒸些馒头肉饼。

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这样一来,人手就不够了。

她想到了姜玉舟,爹爹力气大,蒸面交给他和母亲,她完全放心。

只是他现在忙着给渡口的铺子修建火墙,实在分身乏术。

按照他接的活儿算起来,怕是等到过年也干不完。

只好先安排李吉意帮着母亲,好在只忙一个早上,不然,几人都得累倒。

食客们一一离开,徐达和唐仲白才从后院慢慢走出。

“看来生意不错。”唐仲白笑着来到柜台前,故意问她,“连我们的饭都没有了。”

姜沐夏抱歉道:“对不住,今日太忙,招待不周。稍等会儿,我这就去做。”

她刚一起身,唐仲白就把她按在了座位上,“不用了,李吉意和芬芳姐已经在做了。”

“今日多谢你们,有你们出面,我的这个小食肆以后会太太平平的。”姜沐夏是真心感谢他们的。

靠山有多重要,前世血淋淋的现实已经让她认识的明明白白。

唐仲白看着她,认真道:“你我之间,不必客气。”

姜沐夏躲开他的目光,点点头,不再言语。

大堂里无人说话,安静了下来。

姜沐夏忽然想到酒水的问题,抬头问徐达,“徐大哥,以后我从你那里进酒水如何,五五分账。”

徐达很爽快地回道:“酒水的事知会徐成一声便好,他会安排人送货上门。”

徐成,原来掌柜的大名叫徐成。

看来,他也是徐达同宗之人。

众人吃过午饭,李吉意去了菜场采买明日所需。

徐达带上福子不知去了何处,早早不见了人影。

只有唐仲白还坐在桌子前,没有要走的意思。

“唐决曹,你很闲吗?怎么还不去衙门?”姜沐夏非常好奇这个人,身为官府之人,天天在她这里一待就是半日,酸枣县治安还真是好。

“你这里暖和,衙门有事唐四会来找好的。”唐仲白似是没有听明白她的言外之意。

“行吧。”姜沐夏离开柜台,开口道:“你在这里暖和吧,我们回家了。”

唐仲白一怔,没明白她的意思,她就住在后院,可看她的架式,似是往外走。

“你是要回村吗?”想想也不对,她明天一大早赶不回来的吧?

“不是。”姜沐夏拉起弟弟的小手,“这里住不下,我在外面租了个院子。”

其实她是托徐达在城南离渡口不远处买了个两进院子,花了她一百三十两银子。

初时,她没想过要在县里买房置地,她还是喜欢村里的安静的生活。

前天晚上听路朝云讲得姜令夜对她们如何不好,才下定决心早做打算,就算暂时分不了家,她也不想回到那个让她窒息的‘家’。

唯一的留恋就是奶奶,齐氏的性子她了解,只要姜令夜还在,她是不可能离开那个家的。

“噢,你在哪里租的房子?”唐仲白一脸期待,“我租的房子在城南,离这里不远。”

姜沐夏心中咯噔一声,千万不要离他租的房子太近。

“县城这么大,肯定不在一块儿。”她怕他跟过来,“我们先走了。”

看她急匆匆离开的样子,唐仲白苦笑,这是有多不信任他。

人都走了,他也不便留下。

远远地跟着姜家娘几个慢慢前行,他心中想着别的事,只管跟在她们身后。

等到他醒过神时,才发现到了自家门口。

“娘,您看那个大哥哥也住这儿。”一个清脆的童音传来。

唐仲白一扭头,发现姜家母女几人站在他家隔壁门口。

他不由笑了,还真是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