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1960:开局签到悟性逆天 > 第245章 医务室的夸赞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翌日清晨,李向明早早地便从简陋的宿舍床铺上起身,尽管昨晚为即将到来的个人画展准备至深夜,但他仍感到一股源自内心的振奋。

他整理了一下自己那件已经洗得有些褪色的工作服,深吸一口气,推开房门踏上通往纺织厂的道路。

今天到了他去纺织厂医务室上班的日子。

厂区的早晨总是忙碌而充满活力,工人们穿梭在机器间,伴随着机器轰鸣声的是他们辛勤工作的汗水。

李向明走进医务室,那里比起厂房要安静得多,但空气中依然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和病痛的氛围。

他跟几个同事打了下招呼,然后换上了白色的工作服,戴上口罩和手套,开始检查药品架上的药品是否齐全,以及医疗器械是否消毒到位。

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熟练而专注,就像他握笔绘画时一样,充满了对细节的尊重与执着。

随后他赶紧开始工作,今天有不少病人在等他。

好好治疗了一段时间,他跟前的病人病症都被处理后。

在纺织厂医务室的一角,护士王念正拿着一摞病历夹,他的眼睛快速地在病人和记录之间扫过,尽管工作繁忙,她的嘴角总挂着一抹乐观的微笑。

当她看到李向明闲了下来,她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走到跟前。

“李医生,你真是太厉害了,我们这儿除了治病救人,还能出个艺术家!”

王念边说边竖起了大拇指,神情中满是由衷的赞赏。

女医生赵浅浅正轻柔地为一位烧伤患者更换药膏,她的动作细腻而充满关怀。

听到王念的话,她抬起头,眼神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作为李向明的女友,她对他的才华和努力了解得比任何人都多,心中既有骄傲也有些许忧虑,担心他会因为画展的压力而过度劳累。

“向明,别太累了,画展虽然重要,但身体更是根本。”

赵浅浅温柔地提醒着,声音中透着淡淡的关切。

李向红则在一旁忙碌着,她的手法利落,正在给一位老工人包扎伤口。

听到弟弟的新闻,她的脸上露出了姐姐特有的自豪笑容。

她知道弟弟从小就有着与众不同的天赋,如今能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她为他感到无比高兴。

“我弟弟可是我们村的小才子,小时候就喜欢涂涂画画,没想到现在真的能开画展了。”

李向红边工作边笑着对周围的病人说,她的声音中充满了期待和鼓励。

病人们也纷纷加入了讨论,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曾在李向明的笔下看到过自己的故事,或是田野的金黄,或是工厂的烟火。

他们对李向明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纷纷表示会去支持他的画展。

“李医生,你的画我们都很喜欢,到时候画展我们一定去捧场!”

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工人激动地说道,他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眼神中却透露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李医生,听说你要办画展了,这下可更出名了!”

一个手臂上缠着绷带的年轻女工,带着羡慕的眼神看着他。

李向明微笑着回应:“谢谢,不过,画展还不知道成不成功。”

“肯定成功,李医生你的画那么美,我们这些工人虽然不懂艺术,但是看了都觉得心里暖暖的。”

旁边一位正被李向红量血压的老工人插话道,他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眼神里透露出对生活的热爱。

李向明显得有些害羞,他摸了摸头,说:

“老师傅过奖了,我只是把心里的美画出来而已。能让大家感到温暖,我就很满足了。”

“李医生,你的画我上次看过,县城墙上印刷的画,真的太生动了,就跟真的一样!”

一个正由赵浅浅处理伤口的中年男子赞叹不已。

“是啊,我也特别喜欢那幅画,感觉每天上班都充满希望。”

另一个排队等候的患者也加入了讨论。

李向明感激地望着他们:“谢谢大家的支持,我希望我的画能给每位辛苦工作的你们带来一点点的快乐和力量。”

“那我们可就等着啦,到时候我们一群工友都会去支持你的!”

几个正在等待治疗的工人齐声说道,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

这样的对话在医务室里此起彼伏,工人们的夸赞与支持让李向明的心情如同这个温馨的小空间一样,充满了温暖和希望。

李向明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昨晚创作的画作,那是一幅描绘乡村晨曦的画,充满希望的光线穿透云层,照亮了整个画面。

他的内心再次涌起一阵激动,那是对未来画展的期待,也是对自己艺术梦想的坚持。

然而,他也清楚,现在他需要将全部的注意力放在眼前的工作上。

每一次诊断,每一次治疗,都是对他医术的考验,也是他能给予这些劳动者最直接的帮助。

片刻后,一个面色苍白的年轻女工小心翼翼地走了过来,她的手指微微颤抖,显然是在忍受着疼痛。

李向明立刻展现出了他作为医生的温柔一面,轻声询问:

“哪里不舒服?”

女工指了指自己的脚踝,声音低弱:

“刚才不小心扭了一下,现在站都站不稳。”

李向明轻柔地让她坐在诊疗床上,细心地检查着她的脚踝。

他的手法细腻而专业,一边检查一边安慰道:

“别担心,应该没有大碍,稍微扭伤而已。”

女工的脸色舒缓了一些,她望着李向明认真的侧脸,不由得说道:

“李医生,您不仅画画好,连看病都这么仔细。”

李向明微微一笑,谦虚回应:“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他的内心却因为这样的赞赏而感到一股暖流。

随着一上午的工作接近尾声,李向明的心情逐渐放松下来。

他看着一些病人们带着感激和满意的表情离开医务室,心中充满了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