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1960:开局签到悟性逆天 > 第238章 县城轰动(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科长点了点头,脸上的表情稍微缓和了一些,他知道李炎是个有能力的人,画家协会在他的领导下也颇有建树。

“赵会长,我了解你们过去所做的工作,对于这次画展,你们有什么具体的计划吗?”

张科长问道,同时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支烟,点燃后深吸了一口,烟雾在他眼前缭绕。

李炎迅速汇报了他们刚才讨论的一些宣传方案,包括利用报纸、广播和学校等公共资源进行推广。

张科长听得很认真,不时地点头,烟雾随着他的呼吸在空中舞动。

他的眼神逐渐变得思索起来,显然在考虑如何将这次画展的效果放到最大。

“很好,你们的想法很有价值。”

张科长终于开口了,他用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这是他思考时的习惯动作。

“但我们需要更广泛的宣传,可以考虑制作一些宣传海报,贴在县城的显眼位置,甚至可以组织一些街头宣传活动,让更多的普通群众了解到这个画展。”

李炎的眼睛亮了起来,他意识到张科长的建议非常宝贵,这将大大提升画展的影响力。

“张科长,您的建议太有价值了,我们立刻着手准备。”

李炎激动地说道,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即将到来的画展的期待。

张科长微微一笑,他知道自己的建议将会起到作用。他站起身,弹了弹烟灰,准备告辞。

“那我就不多打扰了,希望你们能够顺利推进这项工作。”

张科长说着,又环视了一圈会议室内的每一个人,

“记住,这不仅仅是一个艺术展览,更是我们县文化发展的一个标志。做得好,大家都将是功臣。”

会议室内的气氛再次被点燃,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兴奋和坚定的神色。

王晨目送张科长离开,心中的激动难以平息。

在张科长的鼓舞下,画协的同志们充满了斗志,立即着手开始了宣传海报的制作工作。

几位资深的艺术家围坐在一张长桌旁,桌上铺着大幅的白纸,一个个神态专注,仿佛这张纸就是他们的战场。

一个中年画家手持铅笔,眼神如同猎鹰般锐利,他轻轻咬着下唇,似乎在脑海中构建起整个设计的雏形。

他的手指紧紧包裹着铅芯,一笔一划都显得格外谨慎而精准。

每一笔落下之前,他都会用目光测量,确保每个角度、每个弧度都符合他的设想。

在他旁边,一位年轻的女画家正拿着毛笔,她的眼神灵动,仿佛在寻找灵感的瞬间迸发。

她的手腕轻盈地挥动,毛笔在纸上舞动出流畅的线条,勾勒出一些装饰元素。

她时不时地抬头观察主图的进展,思考如何将自己的装饰性元素与主体图案完美结合。

“我觉得这里可以再加一点云纹,让画面更有层次感。”

她轻声提议,手中的笔尖轻轻点在设计图的一角,展示给她的同伴们看。

“不错,但云纹的形状需要更细腻些,不要太过夸张。”

中年画家审视了一番后,点头赞同,同时提出了修改意见。

他的语调平和却充满自信,显然在这种艺术创作上拥有丰富的经验。

讨论间,其他几位画家也各自发表了意见,有的认为应该强调展览的学术性,有的建议突出李向明的个人风格。

他们相互尊重,虽然偶有争议,但目标一致,那就是制作出能够准确传达展览信息且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海报。

老花镜戴在眼上的老年画家则更多的是默默观察,他的手轻抚着胡须,这是他在审视作品时常有的习惯动作。他的眼神时而凝重,时而闪烁着光芒,显然在心中不断权衡每一个设计细节的优劣。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和反复修改,海报的设计图样终于初具雏形。

主图占据了中心位置,周围围绕着精心设计的花纹和云纹装饰,底部留下了足够的空间用于书写展览的时间和地点等信息。

每个人看着眼前的成果,虽然过程中经历了不少辛劳和挑战,但看到最终呈现在眼前的设计图样,所有的疲惫仿佛都烟消云散了。

设计方案敲定后,几个人开始动手着色。

由于缺乏现代化的颜料,他们使用的是传统的水彩和油彩。

一个个小心翼翼调配着颜色,生怕有一丝差错。

他们的动作细致而缓慢,每一次调色都要在心中预演数遍,确保色彩搭配既和谐又醒目。

在一片沉默中,只有毛笔在纸上摩擦的声音和偶尔的水彩滴落声。

大家的神情都非常专注,甚至有人额头上渗出了细微的汗珠,但谁也没有抱怨,因为他们知道,这些海报不仅是为了宣传李向明的个展,更是一次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

经过一天紧张而充满创造力的工作,第一批宣传海报终于完成了。

海报以李向明的代表作为主图,周围配以精美的花纹装饰,底部用大字写明了展览的时间和地点。

每个人看着自己的成果,脸上都露出了满足和自豪的笑容。

“好,非常好!”

李炎走过来,看着眼前的海报赞不绝口。

他的眼神中流露出对这些同志努力工作的赞赏。

“这将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展览。”

翌日,随着晨光的初露,画协的同志们便开始了新一天的宣传任务。

大幅的宣传海报在朝阳下显得格外醒目,他们小心翼翼地将它们一张张贴到了县城的每个角落:电线杆上、墙壁上、甚至是每辆经过的公交车上。

李炎站在一条繁忙的街道旁,手持一筒胶水和一叠宣传单,他的眼神里充满了坚定与热情。

他仔细地在每张宣传单的背后涂上胶水,然后迅速而准确地贴到路灯杆上。他的动作机械而流畅,显然已经做这种事情不止一次。

每当有行人路过,他都会投去一个期望的眼神,仿佛在默默邀请他们参加即将到来的画展。

在他身边,几位年轻的画家正在向路人介绍。

他们的脸上挂着热情的微笑,每当有人接过传单,他们都会鞠一躬并说一声:

“请多多支持我们的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