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1960:开局签到悟性逆天 > 第80章 被表扬:为人民服务的急先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0章 被表扬:为人民服务的急先锋!

李向明拿起收音机,继续解释道:“这个盒子里面有电子管、电容器、电感器等元件,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电路。

当无线电波信号进入收音机时,电子管会根据信号的强度产生电流,电流通过电容器和电感器时,会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声音。”

李向明微笑着看着王念,说:“收音机的工作原理涉及到电磁学、电子学等多个学科,比较复杂。

不过,我的解释能让你对收音机的工作原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他上一世也对收音机的工作原理好奇,曾经专门研究过。

李向明打开了话匣子,决定趁机补充一下电磁学的原理,他抿了下嘴唇继续说道:

“电磁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的是电荷、电场、磁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这个领域里,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定律,一个是安培定律,另一个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李向明拿起一张纸,开始画图解释:

“首先,我们来看安培定律。它告诉我们,电流所形成的磁场,会使得附近的导体产生电动势。

这个现象,就是我们常说的电磁感应。”

他放下手中的纸,看着王念等人说:

“电磁感应现象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解释了发电机的工作原理,还解释了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接着,李向明又开始讲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这个定律告诉我们,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或者磁场发生变化时,导体中会产生电动势。这个电动势,就是电磁感应产生的。”

王念听完李向明的解释,眼中闪烁着清澈的愚蠢,她对李向明说:

“李医生,你解释得真清楚,我终于明白了收音机为什么能放出声音。真是太神奇了!”

其实她听完更不明白了,问题更多,可是她不想再听了,恭维一句,怕李向明再跟她细细的讲,听到这些知识,她就像是在听天书,感觉头都要炸了。

李向红和赵浅浅听到李向明的话,不由都对李向明的博学感到无比崇拜。

李向红笑着说:“三弟,你真是太厉害了。”

赵浅浅也点头赞同:“是啊,你不仅医术高明,连科技方面的知识也这么丰富,真厉害!”

李向明看着两位同事,微笑着说:“我只是略知一二,知道一点基本原理……”

“咳咳咳!”

李向明的话还未说完,就被一阵敲门声打断了。

他们四个同时看向门口,李向明起身去开门。

门打开,一个年轻的工人站在门口,他看着李向明,有些紧张地说:

“李医生,我家里的老母亲突然晕倒了,您能帮忙看看吗?”

李向明立刻点头,对王念、李向红和赵浅浅说:

“你们在这里等一下,我去看一下。”

说完,他拿上医药箱,骑着自行车,跟着工人匆匆离开了。

来到工人家里,看到那位老母亲正躺在床上,脸色苍白,气息微弱。李向红立刻上前,为老母亲把脉。

李向明把脉后,对工人说:“她可能是因为气血两虚导致晕倒,我给他针灸一下,再给她开些药,你让她按时服用。”

工人感激地看着李向明,连声道谢。李向红则微笑着摇了摇头,说:“我们是医生,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李向明先给工人母亲扎针,然后骑着自行车去医务室拿药。

没多长时间他就返回来,经过李向明的治疗,老母亲的情况逐渐稳定了下来,悠悠苏醒。

工人感激地看着李向明,说:

“李医生,真的太感谢您了。您真是我们工厂工人的福音。”

李向明微笑着摇了摇头,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工人感激地握住李向明的手,眼中闪烁着泪光。

李向明则拍了拍工人的肩膀,安慰他不要担心。

随后,李向明又回到医务室,又闲了下来,别人跟前有病人,他跟前没病人,他到自己办公室,把收音机声音调到最低,在办公室内摸鱼打混。

不过没一会,就有人来找他,这个人并不是病人,而是广播站的的小张。

小张拿着笔和本子,遵从王厂长的命令,来采访李向明,他来到李向明办公室以后,激动地问道:

“李医生,王厂长说你画的画,获得了四九城美术比赛的第一名?是真的吗?”

“是真的。”李向明笑着点了点头。

“你可真厉害,年纪轻轻又是医生,又会画画!”

小张无比崇拜,他梦想过自己成为一个艺术家。

小张崇拜地看着李向明,忍不住问:“李医生,你是怎么做到的?既要当医生,还得画出那么棒的画?”

李向明笑笑说:“其实,我觉得这两样不冲突,主要是我当医生,工作时也清闲,有时间琢磨一下画画。”

小张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他看着李向明,说:“李医生,你真厉害。我也有梦想,想当个艺术家,但我总觉得自己没天赋,怕失败。”

李向明拍了拍小张的肩膀,笑着说:

“别担心,想干什么就勇敢地去尝试,失败是正常的,万一成功了呢?

就算失败了,而你选择试的这一下却是一种成功,再说你不去试一下,等你以后回想起来,总会想自己以前怎么没去试一下,然后后悔。”

小张眼睛一亮,感谢李向明的鼓励。

他说:“李医生,我决定了,每天下班以后都去搞一会梦想。”

“不论成功与否,敢去尝试一下梦想,追一下,就是好样的。”

李向明笑着祝福小张,感觉自己干了一件大好事。

对方想去试试,那就去试试呗,反正试试又不会少什么,要是成功了反而占了大便宜。

要是成功了,就能享受成果。

这个来采访自己的纺织厂广播站人员,说自己想当个艺术家,那他就鼓励,让对方好好的去学习。

李向明对对方的态度,那就是鼓励为主,让对方感兴趣尝试一下,至于失败了,失败了很正常,绝大多数人都会失败。

小张连连点头觉得李向明所说的话,说在他的心里面。

接下来小张继续对李向明采访,采访一些李向明平时要画画的事。

“李医生,你平时画一幅画要多长时间?你在什么地方系统性的学过?”

“这个东西有的时候很快,一小会就能画一幅画,其它时候也很快,我就没慢过。

至于说在什么地方系统性学习,我没在其它地方学过,就是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书学了学。”李向明说道。

小张很想让李向明分享一下一些创作的经历,没想到对方全靠天赋,一下子他都不知道该怎么问。

他顿了顿,又问道:

“李医生,你平时画画的时候心情怎么样?”

“心情比较复杂,主要是我有时候是用工作时间在画画,有一种耽误人民的感觉,

不过我画的时候,跟前也没病人,画出来画以后也是为人民服务,想到这里我才能平静。”李向明说道。

“是的,李医生,你是为人民服务的极限服务!”

小张夸赞道。

李向明听到他所说的话,为人民服务的急先锋这话说的,让他很是不好意思。

自己画个画,还成为为人民服务的急先锋了。

不过又一想,现在这个时代还真是如此,一个人不管是在干什么都是为国家、为人民服务。

种地如此,画画也是,搞石油也是,不管是什么工作的工人都能成为劳动模范,民族英雄。

小张再询问了几句,李向明的回答跟之前如出一辙,没什么能在广播里说的内容,小张没办法,告别李向明来到了广播站,准备自己编上一些话,夸奖一下李向明。

小张坐在广播站的控制台前,心中带着激动和紧张。

他知道,他即将通过广播,向全厂的员工传达他对李向明的采访内容,尤其即将要说的话,大部分将是他编造的。

他深吸一口气,打开麦克风,清了清喉咙,然后开始讲述。

“各位亲爱的同事们,今天我有幸采访到了我们厂里的着名画家李向明同志。

他的画作不仅在艺术界享有盛誉,获得了四九城美术比赛的第一名,更是我们厂的骄傲。

更为特别的是,李同志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画家,他还有着另外一个身份——医生。”

小张的声音通过喇叭传遍了整个纺织厂,让正在忙碌的工人们纷纷停下手中的工作,倾听起来。

“在采访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李同志对艺术的热爱和执着。

他告诉我,他的画画过程全靠感觉,他会随着心中的感觉,一笔一笔地画下去。

他的画作充满了色彩和活力,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画中的情感和故事。”

小张说着,心中不禁对李向明的才华和境界感到敬畏。

他继续说:“李同志同时也是一位医生,他精湛的医术和仁慈的医德同样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尽管他在医学界已经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他对艺术的追求从未停止。”

“李同志的创作过程让我深感启发,他告诉我,画画就像是在与心灵对话,每一笔每一画都是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他说,生活就是他的灵感源泉,无论是大自然的美丽,还是人们的情感,都能激发他的创作灵感。”

“李同志的画作不仅是对美的追求,更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尊重。

他的创作理念让我深受启发,也让我更加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

李向明同志是为人民服务的急先锋,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小张的话语在广播中回荡,工人们听得如痴如醉,他们对李向明的敬仰之情更加深厚。

李向明听到广播内容后,不由抚了抚额头,知道这些写稿广播的会吹,吹的让他都不好意思,自己哪说过那些话。

纺织厂医务室内刚好没病人,医生赵浅浅、护士王念和护士李向红刚好聚在一起闲聊。

这时,广播里传来了表扬李向明的消息。

赵浅浅瞪大了眼睛,脸上泛起一抹红晕,自豪地说:

“你们听到了吗?广播里又在表扬李向明了!他真是太优秀了。”

王念护士拍手称赞:“是啊,李向明不仅工作出色,居然还是一名画家!他和浅浅真是天生一对,才华横溢。”

李向红护士微笑着,眼神中透露出欣慰之情,打趣道:

“看来我弟弟的魅力真的是无法挡啊,连广播都在赞扬他。”

赵浅浅害羞地笑了笑,感慨地说:“是啊,向明他在工作之余还能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真的让我很佩服。我也要向他学习,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

李向红眼珠微动,笑道:“你也很优秀,对病人很有耐心。”

赵浅浅对着李向红笑了笑,心中充满了对李向明的爱意,王念和李向红则为他感到自豪。

另一边,一个车间内。

纺织厂的一个工人紧握拳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羡慕,激动地说:

“你们听到了吗?广播里又在表扬李向明了!真不知道他怎么这么优秀!”

另外一个工人瞪大了眼睛,满脸的惊讶,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解:

“是啊,他才来咱们厂不到一星期,这都已经第二次还是第三次?

他不仅工作出色,居然还是一名画家!真是让人难以置信。”

一个女工人微笑着,眼神中闪烁着欣赏之光,点头称赞:

“李向明真是我们厂的骄傲!他在工作之余还能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真是太厉害了。”

一个中年男子牢骚满腹,皱着眉头,语气有些酸溜溜地说:

“唉,我怎么就没有发现他居然还有这份才华呢?看来我还是太懒散了。”

一个高个子若有所思,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点头说:

“没错,我们也要向李向明学习,努力提升自己,不能只局限于一份工作。”

一个年轻人面带微笑,眼神中充满了鼓励,激昂地说:

“就是啊!我们要向李向明看齐,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工人!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工人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表情中充满了敬佩、羡慕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