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红楼:帝国柱石 > 第146章 宫中相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拜见王爷。”

贾蓉来到皇宫的时候,宫门护卫纷纷拜见。值守小太监,满脸谄媚的笑:“陛下吩咐,王爷来了直接就去御书房,不需要递牌子。”

递牌子是规矩传统,不递牌子是恩宠。

“有劳公公。”

虽然皇帝说是不需要递牌子,贾蓉还是将自己的腰牌递过去,又随手拿出一锭二两的银子:“拿着本王的牌子跑一趟。”

礼不可废。

皇帝可以恩宠一个臣子,但是恩宠归恩宠,规矩还是规矩。

现在皇帝恩宠,可以这种礼节可以免除,但是...一旦有一天皇帝猜忌,君臣关系不再这么和谐,这就是一桩罪名。

越是身居高位,就越是要小心翼翼。

否则就是恃宠而骄,目中无法纪。

不需要递牌子,就可以进入皇宫,那岂不是随意就可以进出宫闱之中?

皇帝给这种特权,谁又敢真正信以为真?

不要说二两银子,就算是没有这二两银子,小太监也乐得跑一趟。

之前总是给贾蓉递牌子的小太监,因此得到皇帝陛下隆恩,升任一个小总管,他巴不得,能够与庆宁郡王亲近亲近:“王爷稍等,奴婢去去就来。”

果然,没多久之后,小太监匆匆而来,一路小跑,满头大汗,上气不接下气:“王爷,陛下请您过去呢。”

皇帝陛下已经说过,不需要庆宁郡王递牌子,所以刚才他在御书房,挨骂了几句,说是办事不利索。

但是他不在乎,因为皇帝陛下,虽然骂他,但是眼睛里全是一种欣然。

庆宁郡王是一个懂得规矩办的王爷,很明显皇帝陛下因此而高兴。看着走在前面的庆宁郡王,小太监内心佩服。

庆宁郡王已经贵为王爵,还是很和气,还是很守规矩。

不像皇族那些王爷,个个飞扬跋扈,不守礼法。

懂的规矩的王爷,也就只有庆宁郡王与忠顺王,就算是北静郡王,有时候看上去和和气气,但是骨子里还是有傲娇的,对于礼法,还是有一种漠视。

礼法...

这里是皇宫,不守礼法怎么行?

特别是御书房毗邻后宫,作为一个臣子,要是一不小心走出道儿,可就要出问题的。

很快到了御书房,贾蓉还没进去,就看到张正从御书房走出来。

看到贾蓉,张正脸上绽放笑容,规规矩矩的见礼:“学生张正,拜见王爷。”

“白圭也在这里?”

张正很明显得到了皇帝的重视与看重,只是张正只是一个举人,皇帝还想张正能够考中至少进士榜。

到时候,张正绝对会飞黄腾达。

而且,贾蓉也很欣赏张正。此人有大才,但是却有一种悲天悯人,为天下万民请命的决然。

他要做官,并不是为了荣华富贵,他眼睛里装着百姓。

无官不贪!

十钱银子贪八分,两分为民,这就是好官。

十钱银子贪六分,四分为民,这就是能臣。

十钱银子贪三分,七分为民,这就是青天!

十钱银子一分不贪,全心全意为国与民,这是--圣人!

张正以后是好官,能臣?还是青天,或者圣人?

哪怕只是一个能臣,也不枉贾蓉引荐他给皇帝。

如今的大炎,上到朝堂,下到地方,无一官不贪。上次引荐给忠顺王的贾化,就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一个有野心的人,却也是一个贪酷之人。

贾家尚有欺压百姓之事,林如海也曾贪墨银子百万两...谁,不贪?

就算是宫中小太监,不给银子,也可能说你两句坏话。

所以,遇到张正之后,贾蓉就感受到了他的不同,他的心中抱负与理想,所以才会欣赏他。

张正现在内心的抱负,内心的理想,圣人一般。

然而赤子之心谁都有,但是赤子之心,最终会被环境所磨灭。

必经圣人也不完美,青天也曾有过,不,包青天也仅仅是戏曲,而非事实啊。

“陛下召见,询问一些事情。”

张正站起身来:“听闻王爷来了,就要学生先回去。”

“春闱在即,白圭也要努力。”

贾蓉拍拍他的肩膀:“莫要辜负陛下的看重。”

“是。”

对于贾蓉,张正内心是感激的。

他虽然不是很了解贾蓉,但是皇帝却在他面前多次提及,每次提及,无不是赞赏有加。

上次他去拜访,与庆宁郡王相谈,他内心是有震撼的,贾蓉对于天下的理解,让他学到很多。

还有商税、盐法等...

虽然没有拜师,贾蓉年龄与他差不多,但是他内心深处,已经将贾蓉视为老师:“学生定然全力以赴。”

“贾卿来了。”

进入御书房,皇帝从御座上站起身来,来到贾蓉身边,让贾蓉坐下,亲自给贾蓉倒了一盏茶:“这是江南上供的好茶,尝一尝。”

皇宫中的好茶,绝对是好茶。

虽无绝对,但是对于懂茶的太上皇、皇帝而言,没有人敢在这一方面糊弄皇帝。

“好茶!”

贾蓉不懂茶,在茶这一方面,还不如秦可卿。

他只能喝出来苦与涩,品不出来甘甜与清香。

但是不能拂了皇帝的脸面,贾蓉违心的满脸享受,满口称赞。

“待会儿回去,带着几斤回去。”

皇帝乐呵呵的:“这茶也就只有十斤。”

“你遇刺一事...”

皇帝脸上笑容敛去:“刺客无一活口,那个疯老头,也在诏狱承受不住酷刑死掉...贾卿遇刺一事,驿馆各番邦使臣那里,也没有说搜出来证据。”

“臣已经有所预料。”

贾蓉不以为意:“如今大炎,兵强马壮,自从戎狄仓皇逃窜去了漠北,金国自降为王,乌斯藏被吐谷浑割地立国,就可以看出,各番邦无力与大炎争锋。而大炎,也需要休养生息,不宜再开战端,这个时候最希望大炎不断出兵的,也就只有大炎境内,一些野心家了。”

皇帝眼睛一亮:“刚才张白圭也是如此分析。”

“所以,这次臣打算引蛇出洞。”

贾蓉冷笑一声:“这些人绝对不会死心,他们希望大炎不断点燃战火,从而耗损国力,而臣,又是他们野心路上的绊脚石,必然除之而后快,这次臣南下金陵祭祖,他们必然还会有所动作。”

皇帝面色凝重:“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贾卿如此...太危险!”

“陛下。”

贾蓉起身:“臣这次南下,一则是为了祭祖,二则顺便可以以身做饵,为了大炎江山,臣愿意冒险。”

皇帝面色肃然,眸子里闪烁着一抹不自然。

“唉...”

皇帝忽然苦笑一声:“本来朕想着,替朕的七女向你赔罪,贾卿这般...朕反而不能做这小人了。”

于是,皇帝也没有隐瞒,将七县主谋划之事讲出:“以后贾卿,不仅要保护好自己的安全,家人的安全也要保障才行。”

“咔...”

贾蓉手中的茶盏,瞬间碎裂,茶水顺着贾蓉的指缝,向下流淌。

帝女...

七公主,如今的七县主,安敢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