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红楼:帝国柱石 > 第144章 忠顺王入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庆宁郡王遇刺,在神京城快速引起轩然大波。

忠顺王直接进宫求见皇帝,朝中文臣无动于衷,似乎在选择观望。

文武之争由来已久。

文臣巴不得武将,个个都被弄死,最终文人掌兵。

忠顺王进宫之后,皇帝立刻见了他:“皇兄,这件事情朕已经知道。”

“陛下,这件事情必须要严查!”

忠顺王面色很是凝重:“大炎堂堂王爷,当街遇刺,这件事情影响极其恶劣,不严查的话,必然生乱,大炎功臣个个自危,可不是好事。”

贾蓉乃是大炎功臣,当街遇刺,要是朝廷不给一个说法,也是寒了人心。

其次,这次的庆宁郡王遇刺,如果不严查的话,以后这种类似情况只会越来越多,到时候,人人自危,大炎还能稳定吗?

皇帝也是面色凝重,忠顺王是他的皇兄,也是他第一信任的臣子,在忠顺王面前,皇帝没有伪装:“皇兄认为如何?”

“庆宁郡王乃是我大炎,目前军中,唯一有威望的将军,是我大炎,立国以来,唯一一个军功封王的王爷。”

忠顺王面色肃然:“臣预测过,庆宁郡王会遇刺,会有境内外的人刺杀庆宁郡王,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到来。这次庆宁郡王遇刺,必然与挑拨大炎与番邦有关。”

皇帝陷入沉思。

这次贾蓉遇刺,是谁要刺杀贾蓉?

番邦?

还是国内隐藏的某些势力?

目前来说,番邦畏惧贾蓉之名如同猛虎,番邦派遣庞大使团入京朝贺,就表明了不愿意开战的意图。

大炎境内的隐藏势力?

是谁?

首先大炎各方节度使就有很大嫌疑,目前各大节度使拥兵自重,已经成了尾大不掉之势。

除了少数几个节度使之外,依旧还是有几个节度使,兵强马壮,无异于裂土封王。

以大炎境内的野心家而言,大炎不断对外战争,不断耗损国力,是他们最为期待的。大炎国力损耗,他们机会更大。

“报!”

暗夜司一个百户,在外禀报:“陛下,事关庆宁郡王遇刺,已经审查出来了。”

皇帝与忠顺王对视一眼,皇帝让暗夜司锦衣卫进入御书房:“详细说说。”

忠顺王看了一眼这个百户,由于太上皇禅让突然,皇帝登基突然,太上皇病愈的又太突然,以至于朝堂之上,依旧还是太上皇把持。

就算是暗夜司南北两司四卫,号称天子亲军,皇帝依旧还是不能掌控。眼前这个百户,怕是皇帝陛下,最信任的锦衣卫了吧。

锦衣百户如实禀报:“陛下,庆宁郡王首先遇刺的刺客,全部被杀,以至于不能找到活口审讯,最后抓到的那个疯子,是辽东人士,疑是参与刺杀之人,只是,末将参与审问之际,此人经受不住严刑拷打而死。”

“死了?”

忠顺王脸色一变,看向皇帝:“陛下,这次可要遭了。”

皇帝脸色阴沉,刺客被杀,背后指使人找不出来,唯一一个活口,还被‘严刑拷打’而死,半点有用信息没有审出来。

辽东...

平卢节度使?

由于大炎这些年国力大不如前,金国步步蚕食,以至于大炎失去辽东之地,而平卢成了孤悬关外的节度使。

也就是贾蓉先是击溃戎狄,之后陈兵辽东,平卢这才再度归于大炎治下。

在这之前,平卢究竟是什么情况,暗夜司无法探查,皇帝也不是很清楚。这次的刺杀,是平卢节度使所为?

动机是什么?

无论如何,这次刺杀最终没成功,但是没办法调查一个结果,朝廷就成了一个笑话。最为重要的是,朝廷如何给庆宁郡王一个交代?

“让吕品来见朕!”

皇帝脸色难看。

忠顺王指了指太极殿方向,皇帝眉头皱起。

太上皇虽然已经禅位,但是朝堂依旧被太上皇把持,就算是暗夜司南北二司,四卫指挥使,皇帝能信任的都没有几个。

这是不是太上皇从中阻挠?

让他与贾蓉离心离德?

未必没有这个可能,毕竟贾蓉如今军中威望极高,贾蓉如果当真完全倒向他这个皇帝,对与太上皇而言,绝对是一个重大威胁。

最近,太后恩宠庆宁郡王妃,太上皇喜爱庆宁郡王世子,种种迹象表明,太上皇这是不满他这个皇帝?

“陛下,现在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小七...”

忠顺王苦笑,七公主,不,七县主的谋划,那可是要将庆宁郡王妃卖到偏远之地,要将庆宁郡王世子偷走...

庆宁郡王目前只有一妻,只有这么一个儿子。

要是真要七县主成功,庆宁郡王必然会发疯...甚至癫狂。

忠顺王一阵后怕:“所以,您这一次处置七县主,看似严重,其实...唉,根本不能抚慰人心,特别是庆宁郡王之心。”

皇帝沉默。

他的子女众多,但是七女儿绝对是他最宠爱的一个。

无论是当初做王爷的时候,还是登基称帝之后。

做王爷的时候,因为这个七女儿被太后所宠,也是唯一一个,被太上皇所宠的孙女,为他登基称帝,可以说功劳极大。

这一次,皇帝还是因为太宠这个女儿,也是因为这个女儿,当初让他登基称帝,少了不少阻碍,所以他才从轻处罚。

这个从轻处罚,已经是让他这一辈子,都没有可能再次见到这个女儿。

但是,相比较宠爱的女儿,皇帝现在根基不稳,特别是军中,最需要贾蓉这样的将军的支持。

孰轻孰重,皇帝极为清楚。

“皇兄以为如何?”

皇帝有些心烦意乱。

忠顺王叹息一声,岂能不了解皇帝之心:“七县主这件事情,已经有了一个结果,不好继续处罚。而庆宁郡王这里,又不能因为一场刺杀,而利用封赏抚慰其心,那么就只能另辟蹊径。”

“另辟蹊径?”

皇帝很是好奇:“皇兄所为另辟蹊径是什么?”

“陛下应当知晓,庆宁郡王是什么人?”

看到皇帝皱眉沉思,忠顺王就知道皇帝所想,还真就是庆宁郡王贾蓉是什么人,于是苦笑一声:“庆宁郡王乃是宠妻之人,然而庆宁郡王妃之父,如今还只是一个工部营缮司郎中...”

皇帝眼睛一亮。

是啊,当初贾蓉还只是一个纨绔的时候,秦府姑娘嫁到宁府都是高嫁。

后来,贾蓉立下大功归朝,还因此引起一场又一场的流言蜚语。

庆宁郡王妃出身寒微,而贾蓉又是一个宠妻之人...虽然皇帝并不是很清楚这一点,庆宁郡王如何宠妻。

但是...

不妨碍,从这一点出发,抚慰贾蓉之心:“如此就好办了。”

“来人!”

皇帝作出决定之后,心情大好:“你们去秦府外盯着,等着庆宁郡王离开秦府之后,召他入宫奏对。”

刺客是谁的人?

现在线索全断,皇帝需要亲自见贾蓉,当面与贾蓉聊一聊,皇帝才会安心。

其次,皇帝当真有要事,要与贾蓉交代。

毕竟,贾蓉还要南下祭祖,不知何日归来。

这一次贾蓉南下,最少也要三个月时间。

“拟旨...”

皇帝吧略微沉思,之后朗声说道:“工部营缮司郎中秦业,勤勤恳恳数十年,劳苦功高,擢升秦业为工部左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