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画面来到《汉语桥》现场。

【听力考试现在开始,请听歌曲回答问题。】

一群老外坐在那里,每个人都是一副紧张的样子。

“黑的白的红的黄的紫的绿的蓝的灰的你的我的他的她的大的小的圆的扁的好的坏的美的丑的新的旧的各种款式各种花色任你选择。”

音乐放完,所有老外都是抓耳挠腮,一脸的懵逼。

这是要问什么问题?

“请问,歌曲中没有提到什么颜色的气球?”

..............

Σ(⊙▽⊙a

啥玩意儿!?

不只是参赛的外国选手傻眼。

就连光幕前的众人都懵逼了。

“这是考听力还是记忆力啊?”

嬴政哑然,他完全不记得前面提过什么颜色。

大唐。

李世民也是如此,忍不住问台下的众臣。

“众爱卿,你们可还记得什么颜色的气球之前没提过?”

程咬金一脸天真的问道:“陛下,什么叫气球?”

“额..........”

李世民也不知道。

还是一旁的房玄龄救场道:“何为气球不是重点,重点是颜色。”

“对对。”

李世民忙道:“问题很清楚,什么颜色的气球没有提到过,众爱卿谁还记得。”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谁还记得那玩意儿啊!

“陛下,这光幕套路我们!”

程咬金气哼哼的说:“他把问题放到最后,我们根本抓不到重点,要是放到前面那我老程肯定知道!”

所有人都点头同意。

是啊,问题放到前面,自己就知道要关注什么,那找到其中的答案不就是轻而易举了吗。

就在这时,光幕传来新的画面。

“请听歌曲回答问题。”

..........................

“又来了!”

李世民打足精神,心中跃跃欲试。

刚才得问题不作数!

现在朕知道了你的套路。

这一题朕肯定能答出来!

台下众人也都伸长了耳朵,准备一雪前耻。

歌曲开始,一阵紧密的鼓点后,周董的声音传来。

【岩烧店的烟雾弥漫,隔壁是国术馆,店里的妈妈桑茶道有三段,教拳脚武术的老板练铁砂掌耍杨家枪,硬底子功夫最擅长,还会金钟罩铁布衫,他们儿子我习惯从小就耳濡目染,什么刀枪棍棒我都耍的有模有样,什么兵器最喜欢,双节棍柔中带刚,想要去河南嵩山学少林跟武当,怎么该,怎么该,呼吸吐纳心自在,怎么该怎么该,气沉丹田手心开,怎么该,怎么该,日行千里系沙袋。】

歌曲放完。

还没等主持人说出问题。

李世民已是傻了。

本想着通过这首歌找回场子。

这下可好,一个字儿都没听清。

“这.......这是汉语吗?”

李世民看向众臣,咽了口口水问道:

“你...你们都听懂了吗?”

程咬金道:“陛下,老程我倒是听到了一句刀枪棍棒,其他的我也不知道在说啥,这人说话不清楚啊,而且速度还这么快,鬼才听的懂!”

---“哈哈哈哈,我不是在笑这些老外啊,说实话,周董的歌不看歌词我也听不懂,但周董要是咬字清楚了,歌曲反而不好听。”

---“代入感很强,像极了我考四六级听力的时候。”

---“汉语讲究的是一个感觉,其实我们生活中说的很多话都是病句,但大家都懂。”

---“这才哪儿到哪儿,让这些外国人读下面这句话:人要是行,干一行行一行,一行行行行行,行行行干哪行都行,要不是不行,干一行不行行一行,一行不行行行不行,行行不行干哪行都不行,想要行行行,首先一行行,成为行业内的内行,行行成内行,行行行,你说我说的行不行?”

---“我已经不认识行了,听我说谢谢你,因为有你温暖了四季...........”

看到这些评论,光幕前的人们这才找回了点面子。

你看看,我就说嘛,不是我的问题!

这些题目出得如此佶屈聱牙,剑走偏锋,就连后世的人都答不上来。我不会也在情理之中嘛。

...........

就在众人正给自己找借口的时候。

光幕陡然换了画面。

视频中出现一座现代城市,但与之前热闹的景象不同。

这座城市竟然空无一人。

宽阔的马路上一辆车都看不到。

整座城市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给人一种诡异的寂静感。

【你是否还记得被偷走的时光。】

【本以为是一件在小不过的感冒,但没有人会想到他会成为中世界挥之不去的梦魇。】

光幕中,人们的恐惧,焦虑,隐忍,担忧全都写在脸上。

昼夜不停地救护车,忙碌的医务工作者。

虚弱不堪的患者,失声痛哭的亲人。

一切的一切,无一不击打着亲历者们内心的伤痛。

---“我的青春就这么被偷走了,毕业的时候我都没认全班里的人。”

---“忽然发现自己已经奔三了,但回顾这三年,却发现自己什么都没做。”

---“这几年,把我从一个做外贸的变成一个送外卖的。”

---“恍如隔世,但好在轻舟已过万重山!”

---“三年的时间,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好好活着,照顾好自己的健康,其余之事,人生自有安排。”

.................

看着光幕中的文字介绍,众人恍然大悟。

原来是瘟疫!

想到瘟疫,所有的帝王都隐隐有些害怕。

在古代,瘟疫带来的影响不亚于天灾。

更何况,古人已经明白,大灾之后,必有大疫。

因此很多人都把瘟疫当做上天的惩罚。

每次瘟疫,死亡人数少则数千,多则数十万。

这其中的差距主要还是朝廷能不能及时控制。

控制的好,瘟疫传播的地方就少,死亡人数也能控制到一个合理的范围。

但如果控制不好,那死亡人数便难以估量了。

在瘟疫面前,老百姓是无能为力的,只能是“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