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四月中旬,即将出狱的乔父脑溢血瘫痪,只能保外就医。

生活富裕了,就算乔父瘫痪要人伺候,乔健夫妻和乔康夫妻也没多少埋怨,别说还有个愿意花钱的乔伟。

就算乔伟不出钱,他们也给老头子请得起保姆。

况且这村里的土地也有老头子的份,回来后村里还会给他分红。

乔母就担心得睡不着觉。

乔父才入狱一年她就着急忙慌的跟他离婚,她觉得自己没做错,毕竟乔父杀了她唯一的弟弟,老母亲也因此一命呜呼。

谁站在她的立场上也会离婚。

可乔父对她是有很深的恨意的,当初她去离婚就知道了。

她就怕乔父回来跟她算旧账,怂恿两个儿子把她撵走。

最后悔的还是把自己的户口从青山村迁回娘家村子,一年别说几万的分红,几十都没有。

现在全靠三个儿子养着,两个儿媳妇对她的态度算不上多亲热,倒从不为难她,吃穿不愁,比她先前几十年的日子过的都好。

要是被撵回娘家村子,她一个孤零零的老太婆该怎么过。

无论她怎么焦虑,乔健乔康兄弟还是把人接回来。

这个月乔母在乔康家住,乔康直接把车开到乔健家院子。

嘴上说:“妈心虚,怕见爸,先把爸安置在你家,该怎么养咱们四人坐下来再好好商量商量。”

去接乔父之前乔康就跟乔健夫妻说过,给乔父请个人专门照顾他,和乔母一样,两家每家住一个月。

跟乔母岔开。

这样对谁都公平,也能让乔母乔父不用打照面。

乔健反对,郑娇娇倒是没意见。

郑娇娇当家做主,乔康就当乔健同意了,把人拉过去再说。

乔健嗤了声:“话都让你说完了你让我说什么,爸每个月消费不低,这个钱谁出?乔伟总不可能什么都不管吧。”

言外之意就是让乔伟出。

乔康鄙夷的看他一眼:“老大,活了这么多年你难道不知道为什么乔伟比咱们过的好,有时候吃点小亏不是坏事。

我们当初要是学到他一半,爷爷怎么可能什么都不给我们。

乔伟跟我们不一样,不会占谁便宜。

这钱你不出我家出,到时候你可别后悔。”

乔健撇了撇嘴:“我无儿无女,我只看眼前利益。”

乔康也不生气:“行,钱我出。”

请个人来照顾乔父每个月也就一千多块,政策好有新农合,医药费可以报销一部分,一年花不了多少钱。

野生菌菇越来越值钱,雨季运气好的话光靠山里捡菌菇,一个月都有万把块的收入,况且还有其他收入。

不过就是辛苦点而已。

这点钱他给得起。

村支书和主任都跟乔伟有联系,家里发生什么大事肯定会跟乔伟说。

乔伟不会让他吃亏。

兄弟姐妹中乔伟是最心善的那个,他得为自己的女儿铺路。

吃点小亏有什么要紧的。

乔健何尝不懂他的意思,没有子女让他有些心灰意冷,不想为谁做嫁衣。

乔康停好车,把乔父抱下来,问乔健:“爸住哪个房间?”

乔父口眼歪斜,话说含糊不清,耳朵没问题,一路听着两个儿子的对话,亲眼见到村里的变化,震撼、后悔。

坐了将近二十二年的牢,病痛的折磨让他的脾气变得更加暴躁易怒,在狱中他不敢的表现出分毫。

出来了,他不想再忍。

只是他忘了他早已不是盛年时的他,乔健乔康也不是当年那个他眼一瞪就会害怕的年轻人。

任凭他愤怒的啊啊个不停,乔健理都不理他。

乔父比当年的乔老爷子病的更严重。

老爷子是脖子以下没有知觉,至少还能正常交流,吃饭。

乔父口水流个不停,说话说不清楚,也就眼睛耳朵还正常。

乔健看乔父这个样子,心里有些慌,指着一楼一个东晒的房间:“这间。”

他怕自己不孝会落得跟乔父一个下场,他可没有儿女照顾。

再不待见乔父也还是把一楼最好的房间给乔父住。

乔康对乔父道:“老头子,你消停点吧,想想当年你和二叔三叔是怎么对爷爷的,我们兄弟可比你们有良心。”

一句话让乔父气得胸口上下起伏。

他不认为自己对不起老父亲,乔伟已经替他尽孝了。

他是乔伟的亲爹,乔伟孝顺爷爷不就相当于他孝顺老父亲吗。

这两个逆子有本事生个孝顺的儿子来照顾他。

“别瞪我,瞪我没用,你呀也得感谢乔伟,要不是他让村里和我们大家伙都富裕了,你想住敞亮的楼房,有专人照顾,做梦都不可能。

你就好好养着,我们不会短了你吃喝。”

郑娇娇早上去镇上割肉,再把托娘家找的专门照顾乔父的人带回来。

男人五十多岁,在医院做了多年护工,对照顾瘫痪的病人有经验。

一千五一个月,包吃包住。

这个价格不低,乔康两口子没意见。

只要把人给他们照顾好了,多的钱都能赚回来。

乔健更没意见,又不用他出钱。

把乔父安顿好,乔康就回家,刚好听到乔母埋怨胡玉兰不会做人。

乔母过了几个月好日子,乔父又没办法找她麻烦,就有些忘乎所以。

对凶悍的郑娇娇她不敢造次,夹着尾巴做人。

在脾气稍微温和些的胡玉兰面前就开始端起婆婆的架子来,她有些小聪明,知道找儿媳麻烦要背着乔康。

胡玉兰忙着赚钱没工夫跟她掰扯,没触及她的底线,她通常是将乔母的话当放屁,左耳进右耳出,也跟乔康告状。

她是懒得跟乔母计较,真计较起来,乔母根本没法在这个家待下去。

乔母却把她当面团,认为她好揉捏。

乔康是有了媳妇就忘了娘,况且他一直对偏心娘家害他坐牢的乔母有很深的怨言,只是深埋心底。

这会儿听到掂不清轻重的妈竟然教训他媳妇不会做人。

“媳妇,你做什么了?让我那不会做人的妈反说你不会做人。”乔康是一点面子都不给乔母。

正在喂蚕的胡玉兰淡淡的瞥了眼脸像打翻了调色盘的乔母,不咸不淡的说道:“你妈嫌我给你小姨的回礼太少,让她觉得没面子。”

乔母干笑道:“你小姨不是送了两只猪脚来嘛,这回礼太少了多寒酸。”

乔康清楚自家媳妇的性子,压根不用问回的是什么,绝对是他老娘故意找茬。

“妈,你要闲得慌就去摘桑叶,还可以去地里干活,实在不行就去城里找点事做。村里比你年纪大的大叔大婶都没闲着,你也不算老。”

他这个妈啊,就是不能对她太好。

“你和玉兰不是忙着嘛,我去干活了安安怎么办?”乔母讪笑。

她苦了大半辈子了,这辈子都不想再去干活。

心中是埋怨儿子不孝顺。

“安安在城里上幼儿园,是我接送,回来我媳妇管她吃喝,给她洗澡,你在不在没区别。

这样,我下午给你找个活儿干,免得你闲的长毛跟我那些无利不起早的姨搅在一起。”

想了想又补充道:”我看你跟她们感情挺好的,或者你去跟她们住也行,伙食费我按月给送过去。”

他外公外婆不是个东西,从根上就烂了,十个儿女没养出一个好的来。

他是想让乔母舒舒服服的在家安享晚年,她自己要作那就怪不得他了。

乔母绷不住了,她心里门儿清姐姐妹妹愿意跟她来往,不过是看在她生了个有出息的儿子的份上,想占点便宜罢了。

乔伟一家远在京市,要是乔康乔健不理她,她求上门只会吃闭门羹。

“妈以后再也不说了。”乔母服软。

乔康却不打算让她继续闲着没事找他媳妇的茬,点了点头说:“行吧,那你下午开始就跟我一起去干活儿。”

乔母看胡玉兰跟个死人一样连句话都不帮她说,还能怎么办。

“嗯。”

乔母板着脸回房,门摔的比平日响。

乔康皱眉:“妈你要这样的话我就跟老大商量送你去养老院。”

乔母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也不敢再弄出什么声响来。

乔康大声跟胡玉兰说:“你呀,又不是不知道我妈是什么德行,她那人给她三分颜色就能飞起来,别惯着她。

不然,她下一步就要骑在你脖子上拉屎。”

难怪乔伟宁愿多花钱让他们照顾,这老太太超烦。

乔母真是要被气死,敢怒不敢言,只能躲在房间里生闷气。

胡玉兰笑:“知道了。”

乔康说到做到,下午就把磨磨蹭蹭不愿去干活的乔母强行拉去摘桑叶。

“呦,大妹子今天怎么舍得出来干活了?”曹婶原来跟乔家大房毗邻而居,对乔家的事了如指掌。

对奸懒馋滑,胳膊肘往外拐,亏待乔伟的乔母十分厌恶,乔母回来后每次见面都会刺她几句。

偏偏她说的都是实话,乔母再生气也无法反驳。

她天天待在家里看电视吃零食水果,基本上不和村里人来往,这下被乔康拉出来干活,不得不面对。

乔母沉着脸背过身摘桑叶,当没听到她的话。

曹婶努努嘴,对乔康道:“阿康你早就该让你妈出来干活了,免得有些人把自己当成老佛爷,忘了自己原来是什么样。”

乔康认真点头:“曹婶说的有道理。”

乔健支持乔康的做法,乔母多干点他还能少干点呢。

......

噼里啪啦瓷器碎裂的响声,隐隐约约能听到吵架声。

韩小雅摇头:“不会是又掀桌子了吧?”

乔伟往刘家的方向看了眼:“刘大爷分钱分早了。”

住这一片的人家很少只有一栋房子。

乔家两边的邻居,李家人口简单,三代单传,没有争家产的烦恼。

刘大爷祖产多,儿女孙辈也多。

前年刘家有一片房子拆迁,刘大爷夫妻拿到一千八百万拆迁款和五百多平商品房。

老两口思想传统,一辈子都为了儿女考虑。

眼看着孙子孙女都要结婚了,反正以后这些家产都要分给儿女,老两口琢磨着干脆把拆迁款和房子都给儿女分了算了。

免得他们百年之后儿女争家产,两个儿子吃亏。

一合计,所有的房产都分给两个儿子。

没给三个女儿房子,每人只给了一百万。

这下好了,本来比较孝顺的三个女儿初二都没回娘家。

两个儿子同样矛盾不断,都觉得父母偏心对方自己吃亏。

拆迁前和睦的大家庭,如今三天两头的吵架,过年都不消停。

闹来闹去最伤心的还是老两口。

“咱俩以后得把钱攥紧了,钱在手里不怕没孝子。”韩小雅说道。

乔伟笑:“听你的。”

媳妇的观点乔伟赞同,哪有那么多孝子贤孙,人心最经不起考验,靠任何人都不如靠自己。

不管什么时候手里都得有钱才行。

兜里有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不用看人脸色。

早早把财产全都分出去,那钱就变成儿女的。

有良心的还好,像刘大爷家两个儿子,怕是要抢着拔氧气管的。

哄睡着小家伙们,乔伟看到乔康发来的短信。

乔康大概说了下乔父的情况和安排。

虽然乔康说他负担得起乔父的开销,乔伟还是出了一半的钱。

是他的责任他不会推脱,至于乔康的大方,其实也不难理解。

为人父母,更多的还是会为了子女考虑。

跟他卖个好,以后堂兄弟姐妹能照顾照顾乔安安。

乔伟刚抱着老婆睡着就听到救护车的声音。

韩小雅打个哈欠:“隔壁不会出什么事了吧?”

“不知道,睡吧。”

老刘家房子和钱都分了,老两口还是跟两个儿子住一起,一大家子人,真有什么事也轮不到他们这些街坊操心。

过了两天夫妻俩抱着孩子在外面遛弯,遇到几位街坊正在讨论老刘家糟心事。

乔伟和韩小雅驻足听八卦。

“刘老头两口子也是造孽了,养了五个不孝的儿女。”

乔伟询问:“李大娘,刘大爷怎么了?”

李大娘是胡同里的百事通,对各家的情况了如指掌,套话很有一套,就没有她打听不到的八卦。

“前儿个,老刘两个儿子对分给他们的房子不满意打了起来,老刘媳妇突发心梗,还好抢救回来,这不要做支架嘛,为了医药费的问题,兄妹五个又闹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