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娘,这是什么村啊,我们从北方而来,想在此找地方定居,一路跋涉很累了,可能借宿一日?”

苏梨见大娘这么喜欢自己,干脆直接问出来。

“这是鸳湖村,你们要找地方定居啊,那不如就在这边吧,我们村子有几处空地,人也好相处,再往前是鸯湖村,比我们村子远一些。”

“鸳湖村,鸯湖村,鸳鸯?”苏梨好奇问。

“对,因为两个村子中间隔着一个湖,叫鸳鸯湖,有许多野鸳鸯。”大娘笑呵呵道。

“爹,您看……”苏梨询问秦老根的意思。

“先借宿看一看。”秦老根道。

“那我带你们去找里正。”大娘当即说。

鸳湖村里正姓洛,是个一大把年纪的老头,算算时间,他也当不了多久里正了。

“这些人是……”

“里正,他们要在咱们村子借宿,还在找地方迁居。”大娘帮忙回答。

“迁居?从何而来啊?”洛里正视线从眼前这些人身上扫过,尤其见到打着补丁的衣裳和破破烂烂的包袱,更是确定这些人应该不是南方的。

“我们从芜州来的。”秦老根道。

“芜州?很远啊。”洛里正刚好听说过芜州,关心道:“那边是不是旱灾很严重?”

“十分严重。”秦老根想到一路而来的惨象,“处处民不聊生。”

洛里正长长一叹。

他有亲戚在北方,往年每几个月都有书信来往,如今已经很久没有收到信件了,寄出去的信也如石沉大海,再无半分消息。

“那你们就暂且在这住下吧,我家刚好有空着的老屋,就是旧了些,一直有打扫,干净得很。若你们决定在村子里长居,等落下户,我可以分地基和田地给你们。”他耐心解释。

“如此一来就太好了,多谢里正。”

洛里正摆摆手,“现在世道那么难,大家理应互相帮助。”

他带秦家人来到自家老屋。

洛家人口没有秦家人多,屋子少了点,挤一挤还是能住下的。

“看来屋子得赶紧盖起来才行。”秦老根皱眉,叮嘱其他人:“你们都分一分屋子,收拾妥当,老四,你跟我去周围看看。”

要在这住下,就得考察村子风情习俗,毕竟迁居不易。

有个问题,全家人的银子都打了水漂。

因为屋子有限,男女还是要分开住,苏梨和徐以然带崔氏和秦冬雪一起住。

“咱们先把屋子里打扫一遍吧。”苏梨看到院子里有水井,招财正坐在水井边沿上往下看,仿佛要掉进去一样,“招财,别坐在危险的地方。”

她走过去把招财抱走。

招财喵了声,挣扎下地,又跑去别处玩儿了。

苏梨试着拎起水桶打水。

装满水的水桶很沉,她根本弄不来。

“四婶,我来吧。”秦秋泽见状,跑过来道:“这种体力活儿尽管喊我,我力气大。”

“谢谢。”苏梨轻声道。

“都是应该的。”秦秋泽随口道。

苏梨端着水进屋子,和徐以然从上到下擦洗一遍。

“不知道要住多久,我看屋子本身也够干净了。”徐以然道。

这里的人普遍爱干净整洁,从穿着就能看出来,她们这些身上打补丁的,好似格格不入。

“毕竟是自己要住的地方,多打扫一遍也放心。”苏梨把抹布扔进盆中。

一切收拾妥当,厨房升起炊烟,出去考察的秦老根和秦见深回来了。

秦见江坐在院子里,看见他们就站起来。

“爹,这儿怎么样?”

“还不错,有个很大的湖挺漂亮的,周围都是山,确实看见不少野鸳鸯,好玩得紧。”秦老根挺满意的,“老四,你说呢?”

“尚可。”

秦见深这回答秦老根不怎么满意。

“我觉着这地方气候好,风景也好,没有灾民,民风淳朴,就是大伙儿种的东西和咱们那不太一样,这边儿种苎麻的多。”

“苎麻是何物?”田桂兰疑问。

秦老根支支吾吾。

他打听的时候只听了一耳朵,那人说的什么都不太明白。

“就是做出麻布的植物,种出来绩麻后可以卖给布商用来织布。”秦见深不紧不慢道。

“对对对,就是这么说的。”秦老根连连点头。

田桂兰鄙视地看他一眼。

明明是一块出去的,怎么理解能力就这么大。

苏梨绑着围裙从厨房出来。

“那是不是说,咱们也可以种苎麻,然后卖出去?”

“道理上是可以,我看全村都如此,应当不是什么难学的东西。”秦老根也有这个念头。

既然要在这长居,不是有句话叫入乡随俗吗。

这边家家户户都种苎麻,就是有利可图,他们为什么不一起呢。

“可是我们还有番薯……”田桂兰语气迟疑,“就算咱们家人多,一个男丁也不过两口薄田,哪能种的上这么多东西?”

光那些番薯,估计地都不够用。

秦老根陷入纠结。

老婆子说的没错,番薯可不能丢下,这是妥妥的财路啊。

比那什么苎麻还要值钱,不能因小失大。

要是地实在不够用,就只能种番薯了。

“还是以番薯和水稻为主,苎麻就先算了。”他打定主意。

苎麻到处都是,番薯稀罕,一定能赚很多银子。

事不宜迟,秦老根就拿出一家人的文牒。

“谁跟我去县衙?”

洛里正要与他同去,但他不放心,想要个儿子跟着。

秦见江琢磨方才爹刚让老四跟着去考察了周围,这次应该轮到自己陪着了。

他正要开口,秦老根却不给他机会。

“老四,还是你来吧。”

老四跟着,他心里稳妥的很,其他几个儿子要么脑子不如老四好使,要么毛毛躁躁没主见。

在秦老根这,秦耀祖排第一,秦见深排第二。

鸳湖村距离县衙不远,他们赶着驴车去,踏着月色回来。

秦家人都休息了,只剩田桂兰和苏梨还在正屋等。

没有烧炭盆,苏梨抱着个汤婆子取暖,和田桂兰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招财舒舒服服躺在田桂兰腿上翻肚皮,等人给它顺毛。

“招财这毛儿,掉的越来越多了。”田桂兰随便一顺,就薅下来一大把,不免担忧,“要不要找个大夫啥的看看?”

“不用。”苏梨抬头看了眼,“应该是春季要到了,开始掉毛。”

她早就发现了。

招财精气神各方面都很好,自己也就没管。

它这么精,有个不舒服,肯定早就找人了。

田桂兰用手指越梳越多,最后没办法,去拿了自己梳头的木梳,慢慢给招财梳着。

一大团毛毛在桌上滚成小球。

苏梨听见门口传来动静,立马朝那边看去。

“有声音,好像是爹回来了。”

她赶过去开门。

门外站着风尘仆仆的父子俩,一身寒意遮掩不住秦老根兴奋的双眼。

他举着手里的文牒,“以后咱们就在这住下了,洛里正说明儿带咱们去看地基和分的田地,男丁每人一口旱田一亩水田,一共十八亩田地,我路上想过了,如果旱田不够种番薯,那咱们就格外再掏银子买几亩,番薯可不能落下,必须全种上,还要用沤肥!”

从头到尾用沤肥种出来的番薯,绝对高产!

“成,那盖房子的事儿……”田桂兰趁着眼下只有他们四人,问道:“你什么打算,盖什么屋子,花多少银子?”

说到这个,秦老根略有犹豫。

“我看村里,大多人都盖的青砖瓦房……”

青砖瓦房是费些银子,盖出来也是真大气漂亮,比他们以前住的茅草房好了不止多少备。

而且,大家都是青砖房,就他们秦家盖茅草房,不就平白比他们低了一头?

“你也想盖青砖瓦房?”田桂兰一言道出他心中所想。

秦老根梗着脖子,“嗯,你意下如何?”

“你是当家的,你做主就行。”田桂兰笑而不语。

秦老根:“……”

他是当家的没错,可是他手里没有银子啊,银子全在田桂兰手里呢!

别闹啊!

感受到苏梨朝他看过来的视线,秦老根不能在儿子儿媳面前输了面子,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既然如此,那咱们就盖青砖瓦房吧。”

他怕田桂兰不愿意,眼神一直往她瞟。

田桂兰哪里能看不见他的小动作,笑了笑,安抚道:“说了听你的就听你的,咱们就盖青砖瓦房。”

谁都想住大房子好屋子,她住了半辈子茅草房,怎么会不想换呢?

确定她是真的赞同,秦老根才放松下来,很有气势地挥挥手。

“行了,老四,阿梨,你们快去休息吧。”

秦见深等他们说完,才揽着苏梨往外走。

他前脚刚踏出门口,后头秦老根又跑出来。

“诶诶等会儿,老四,明儿你别忘了陪我一块去看地基和田地!早点儿起啊。”

苏梨:“……”

田桂兰推了秦老根一把。

“老四什么时候不比你起的早,每回家里都是最早起的一个。”

“我的意思是……让他早点儿起来喊我,这样我跟他一块去。”秦老根勉强道。

“知道了,爹放心。”秦见深没有回头,应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