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锦衣映月明 > 第304章 山雨留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冷秋月也盛了一碗,刚喝一口就吐了出来,还对着青玉比划了一个大拇指:“绝了,绝了,怪不得陛下御批不许再煮,陛下圣明。”

可刚说完,冷秋月就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自己的舌头出了问题,自己姑姑分明喝的津津有味啊。

“姑姑,是不是你这碗不一样,我试试。”

“胡闹,都是一个锅里盛出来的,我的怎么就不一样?”

冷秋月一头雾水:“那是为何?”

冷怡霜放下汤碗点了点冷秋月的额头:“你啊,总是不好好想问题。古书有云,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冷秋月本就机灵,这话一出再不懂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啊!我懂了,姑姑的意思是君子尚有慈悲之心,更何况先生这种修道之人,君子尚且为了礼仪外表不入厨房,更别提让先生这身珍贵的羽衣沾染烟灰草木。”

“而先生反之,为了你杀鱼解肉,亲自下厨房,更是难得。”

冷怡霜微微颔首:“你还算机灵,这天底下,这样的身份,陛下面前的红人,大真人的弟弟,愿意下厨去给你做这碗鱼汤,要珍惜。”

说到这,冷怡霜端起汤碗再喝了几口,青玉的手指微微动了一下。

碗里的鱼汤有些不香了,青玉起身走到床边看着渐渐大起来的雨势有些发呆。

冷秋月咬着干馒头:“可惜啊,也就吃这一次,从杏林离开,先生还要回到陛下身旁效力,而我也要回到西安府先待一段日子,等中秋过了再出去自由行走。”

青玉的身子颤抖了一下,双手扶着窗框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等鱼汤凉了,青玉转身走到书桌旁拿起笔墨写了起来。

冷秋月上前一看,纸上工整的写着四句诗。

“骤雨打醒千秋梦,山风销得万年愁。”

“只做半醒红尘客,不羡长生玉京仙。”

冷秋月心中一喜,看来先生是服软了,一把将纸抢了过来交到了自己姑姑手中。

冷怡霜看着这诗眼睛红了:“不成仙了?”

“不成仙了,当个凡人挺好,我也会一些医术,不如留在这帮你的忙,我还有些俸禄,也够日常开销了。”

“俸禄?”冷秋月咳了几声,“我听指挥使说你一年三千石的俸禄!”

“这不重要。”青玉接过纸张递给冷秋月,再度转头看向冷怡霜:“可以吗,若是行,这诗就让秋月帮我找人交给陛下,就算是辞呈了,陛下心思透明,一看就能懂。”

没有说话,可轻轻的点头又是如此坚定。

“说好了,这次留下,便不能随便走了,要走也得带着我。”

“好,依你,等过几天你和我去大真人府,禀告祖师。”

“嗯。”

天色渐渐放晴,冷秋月一刻也坐不住了:“姑姑,你们留着吧,我先回去了,这信我会找人送去京师,若是姑姑没事,要来西安府看我,就说找苏秋月,他们会带你见我的,呃算了,先生比我的面子大,不必报我的名字。”

留下了一些银两,冷秋月被两人送出杏林上了马车离去。

“这孩子,不过话说回来,你就四句诗给了当今圣上,他会放你走吗?”

青玉笑道:“放心吧,与我一起的还有个师兄,就是现在外面传言的妖僧姚广孝,他的隐居陛下都准了,我这次帮着二殿下擒了王庭,陛下更是没话说的,不过.....”

冷怡霜有些不安,这个不过有点让人猜不出意思。

“不过以我的推断,用不了多久,我告老的赏赐就要下来了。”

冷怡霜松了口气:“吓死我了,我还以为陛下会抓你回去,走吧,回屋把饭吃完。”

冷秋月倒是聪明,没有找别人,而是直奔最近的驿站,将信件的原委交代明白,驿卒也知道青玉先生的事情不能耽搁,挑了最好的马直奔京城。

收到信件的朱棣坐在寝宫大笑不止,徐妙云上前询问更是忍俊不禁:“这先生,都知天命的岁数,反而跟个小孩子一样,不过看这诗的意思,应当是个好女子。”

朱棣也同意这个说法:“谁说不是呢,若是寻常女子,能让青玉不要俸禄和朝廷中的话语权去隐居?”

“人家先生一开始就没说过跟你要俸禄,是你非要给。”

朱棣皱着眉头:“那不行,说是那么说,青玉先生跟了我这么多年,鞍前马后还帮着姚师父打理政务,我能亏待他吗?以前不能亏待,以后也不能,来人啊,将信件送去东宫,让太子定夺给先生的赏赐,告老还乡,要隆重一些。”

这封信件将麻烦抛给了朱高炽,在东宫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太子妃张氏劝道:“你想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呗,父皇让你裁定,那就是相信你,你照着先生和父皇的情分去做就行,没错的。”

朱高炽想了想,拿起笔墨写了起来。

并非是有眉目,而是将这个麻烦又交到了户部手里。

几天后,户部的车队出城,正好碰上了李星寒和朱高煦凯旋的队伍,大部队留在了北平,此行也就带着几百亲卫。

“你们这是做什么去?这大箱子小箱子的。”

押送的锦衣卫李星寒见过,便拦下了车队询问。

“回指挥使大人的话,青玉先生告老,这是陛下给的赏赐,让我们尽快送往襄阳。”

朱高煦顿时来了兴趣:“小叔,你料事如神啊,早就猜到先生这次不会回来了,让队伍先走吧,咱们押着王庭入宫,之后等我就藩的时候咱们一起去看看先生。”

放走车队,朱高煦让亲兵回去先行休息,单单留下孔三儿和东子几人,陪着李星寒朝着皇宫走去。

这次没有放出任何消息,想着就是给朱棣一个惊喜。

等囚车到了宫门口,李星寒对着值守的御林军说道:“去传话,叫郑和出来一下。”

“是,指挥使。”

没多久的功夫,郑和一路小跑出了皇宫:“哟,指挥使!汉王殿下,怎么突然回来了,是陛下交代的差事完成了吗?天啊,这可是大功一件,我去禀报,你们慢慢走,让陛下高兴高兴。”

郑和这次没有放下速度,仪态什么的都已经不重要了,最主要的就是朱棣的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