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一旁作陪的辛毗现在都有点懵,他一个刚刚从监牢中放出来没多久的降臣,陪大将军接待南匈奴单于和天师道天师也就算了,现在还要问自己关于辽东的情况?大将军这是已经定下了?

不过现在的情况由不得他多想了,大将军已经看过来了,自己必须给出一个满意的回答才行。

辛毗思索了片刻,对着董璜行了一礼后便开口了,“大将军,如今辽东初定,事务繁琐情况复杂,应当以军务为先,宜遣一上将领大军镇抚,再辅以善于和胡人打交道之人为太守,恩威并重,如此辽东可粗定矣!”

“如今刑威已立尚缺恩惠,当务之急是当施恩于辽东啊!”

董璜点了点头对此不置可否,只是看着辛毗问道,“可有人选举荐?”

辛毗摇头,“在下对朝廷官吏并不了解,并无人才举荐!”

别说这本来就是实话,就算自己知道也不能举荐人选啊!自己现在不过是个刚刚归附的降臣,并没有被哪一方接纳,乱举荐人搞不好会平白得罪了对方,还是别多说了。

董璜看了看一脸淡漠的辛毗好笑的摇了摇头,“那就让裴文行辛苦一趟,去替我盯着辽东吧!”

裴潜,是最早一批投奔到董氏麾下的世家代表,在董璜平定并州后便出任了定襄太守,这几年里一直任劳任怨的治理定襄,将定襄郡治理的井井有条,政绩和能力都是有目共睹的,而且他之前和鲜卑各部打交道做的也挺不错的,董璜觉得他应该能够胜任辽东太守的职务。

西凉将校的地位随着战争的进行已经迅速提升了,关中世家作为自己的另一根支柱,地位和影响力也必须进行提升才行,尤其是在吸纳了河北世家后,必须要加大对关中世家的任用,以此来压制河北世家还有颍川系。除此之外,益州的世家们也可以大规模北调,出任凉州、关中的太守职务了。

打仗往往很简单的,真正麻烦的是后续的治理,如何巩固消化到手的领地才是重中之重,除此之外还要充分考虑自己内部的派系问题。

“我会任命高览为讨寇中郎将,前往辽东总领军务震慑诸胡,杨奉数战有功,此次就一并封赏了吧!表奏他为乐浪太守,让他去守卫辽东的南大门,至于空出来的定襄太守,就交给李严吧!这个年轻人还是很不错的……诸位觉得如何?”

辛毗闻言低头行礼,“大将军英明,裴文行的才干我在河北亦有所耳闻,相信他一定能处理好辽东事务的。”

“恩,这一点我也是相信的,除此之外我打算让于禁跑一趟渤海,你觉得如何?”

辛毗闻言有些反应不过来了,这渤海确实是冀州大郡,但安排于禁去是怎么回事?这种大郡如此轻易就交给一个降将的话,不太能服众啊!这么明显的事情,还需要问自己吗?大将军这是什么意思?

“在下认为于禁将军从未治理一方,欠缺治理地方的经验,大将军还是慎重考虑为好!”

辛毗思索后觉得这可能是大将军的考验,看看自己敢不敢得罪人,这种明显的问题自己肯定是要提出来的,不然不就显得自己无用或者胆怯了吗?这可要不得啊!

至于得罪于禁?呃,于禁又没有派系,孤身一人的曹氏降将,有什么不能得罪的?

董璜满意的点了点头,显得很是高兴,“佐治所言不错,于禁确实不适合作为太守,可我只是打算将他任命为游击将军,在渤海操练兵马,你觉得也不能胜任吗?”

“……”辛毗看着一脸认真的董璜不由得扯了扯嘴角,急忙低下了头,“大将军英明!”

董璜笑了笑,将辛毗扶起后亲切的拍了拍他的手,诚挚的道,“至于渤海的政务,我就交给你了,佐治可不千万要推辞啊!”

辛毗:“……”

我去,原来在这儿等我呢!我就说为什么要自己来作陪呢,还有之前说的模棱两可的,原来是想让自己去做渤海太守啊!渤海可是一个大郡啊!就这么交给自己这个降臣了?这是不是有些儿戏了?

等等!原来问我于禁适不适合是因为这个啊!如果自己的答案不符合大将军的预期,那自己就无法出任渤海太守,而只有自己向他提出了反对,这太守的职位才能落在自己身上……

自己和于禁都是降臣,但是分属两个阵营,之前没有什么交集,现在又有了自己质疑于禁的事情,这种情况下,大将军才会放心吧!看样子,自己这种降将离获得信任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呢。

不过如今也不是想这些的时候了,不管信不信任,终归是有机会展现才能了,有这个机会就有希望。

“大将军放心,在下一定会治理好渤海郡的。”

“好,我相信你不会让我失望的!”

“不知于禁将军那边,我当如何配合?”

这个还是要提前问一下的,虽然自己已经打定了主意不和于禁走的太近,但毕竟是渤海的军政一把手,不打交道也是不可能的,甚至其中还会有不少需要彼此配合的地方。所以还是先问清楚为好,该怎么做,您给划个道出来吧!

“于禁这两年时间主要负责练兵,粮草军械不可短缺,除此之外他也会负责训练辽东水军,战船的问题你也上点心!”

河北兵大部分都是世家部曲出身,加上袁绍这家伙一直以来的放任,大部分都是散乱无序、不堪苦战的弱兵,

“是!”

粮草器械不是问题,就算是水师,虽然消耗大了一点,但自己也有信心供养的起。

“只是,大将军,青州那边该如何?”

“青州吗?”董璜敲了敲桌案,思索片刻后看向了青州的方向,缓缓开口道,“我近日会上表朝廷召孔融入朝任大鸿胪的,如果他遵旨最好,如果不能,就给于禁练练兵吧!至于青州刺史的人选,我打算先缓一缓。”

辛毗点了点头,大将军有安排了就好,只要青州能安定下来,那自己这边治理好渤海也就没有任何问题了。

“渤海那边在战争中遭受了很大的破坏,越早恢复生产越好,我也就不多留你了,明日便出发吧!”

“是,在下告退!”

明天出发的话,时间上确实挺紧的,辛毗也急着回家打点行李,行过一礼后就起身告退了。

“哦,对了,你的女儿天资聪颖,日后恐怕是不输于我夫人的才女,这实属难得,你可要好好教养,万不可因为事务繁忙就疏忽了啊!”

董璜看向转身离去的辛毗,笑着提醒了一句,让辛毗不由得一愣,随即点了点头什么都没说,只是神色复杂的转身离去,但脚步却轻快了不少。

于夫罗闻言意味深长的看了辛毗的背影一眼,这货看样子未来可期啊!自己是不是该和他打好关系呢?毕竟也算是亲戚了?

历史上的辛宪英不止有才,而且在政治方面也很有见识,活得还长。董璜经过仔细思考后觉得,她确实是个做儿媳妇的好人选,只是为了防止将来的外戚势大,这辛毗就必须得变成孤臣才行了。

送走了辛毗,董璜又看向了另一个让他省心不少的外戚,露出了笑容,“单于,你在邺城多留几天如何?我打算带你四处看看景色,顺便让张仲景给你调养一下身体。”

听到这话,于夫罗立刻回过了神来,想也不想就点头答应了下来,“咳咳,如此就叨扰大将军了!”

能和董璜亲近一些终归是好事,而且张仲景的名声他也是听过的,要是真的能活久一点,谁会拒绝呢?

董璜摆了摆手,显得有些不高兴,“诶,我们一家人,用不着说这些。之后回晋阳你我也可同行,到时候我们让两个孩子也见一见,如何?”

闻言,于夫罗咧嘴笑了起来,乐的直点头,“此事全凭大将军做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