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李恪:这家没我,要散 > 第382章 李承乾:父皇说的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82章 李承乾:父皇说的对

李恪定眼一看,发现他们的竟然是刘仁实。

这一嗓子,将双方人的目光都转移到了李恪几人身上。

李恪见状也不好再躲,摇着折扇带着李泰几人走了出来。

“诸位好兴致啊,都出来郊游吗?”

众人见到李恪等人来到近前,连忙躬身行礼

“见过蜀王殿下,卫王殿下,燕王殿下,梁王殿下,见过安平郡主。”

李恪笑呵呵的一挥手

“这又不是在长安,不用多礼。”

李恪压根就没打算管这件事,就算李承乾来了,也不会管。

文武不合那才是正常的,要是文武相合,害怕的就该是龙椅上的那位了。

所以李恪打了个哈哈,提都没提刚刚发生的事情。

长孙冲自然看出了李恪打算敷衍过去的心态。

这要是换个其他皇子,他长孙冲还敢上去阴阳两句。

毕竟他爹叫长孙无忌,不仅是朝中重臣,更是与李二少年相识,更更重要的是,他姑姑是皇后。

但是眼前这个戴着蛤蟆镜,摇着折扇的李恪,他惹不起。

而且长孙无忌也跟他说过,除了皇后嫡出和李恪,其他的皇子多少都要给他长孙无忌一个面子。

但是李恪,长孙无忌看不透,压不住。

长孙冲心中是通透的,顺着李恪给的台阶笑着说道

“是啊,臣等本来是要找个地方效仿王右军在阴山之聚会。

没想到遇到了处默兄,刚刚与处默兄打了招呼,又恰巧碰到了几位殿下,臣等之荣幸。”

李恪哈哈一笑

“表哥说笑了不是,什么荣幸不荣幸的,诸位以后都是大唐的栋梁。

父皇曾对大哥说过:朝中诸位重臣之子如初生之旭日,如河出伏流,如乳虎啸谷,如鹰隼试翼,如奇花初胎。

由此可见,父皇对诸位的期望有多大,诸位还请努力啊。”

李恪的话说的轻飘飘的,但是对面两伙人却都呼吸沉重了起来。

眼中全是激动,要不是地点和面对的人不对,李恪甚至怀疑他们都能跪下磕头,表达自己的激动之情。

而李恪身后的李泰等人听到李恪的话都懵了。

这啥情况?咱爹说过这话?我们怎么不知道,难道咱爹偷偷单独给你和大哥补课了?

但面对激动的两群人,李泰几人还是没将自己的疑惑问出来。

程处默这时候红着眼,激动的站了出来

“咱老程家别的没有,就是男人多,只要老程家男人没死绝,大唐当无恙乎。”

程处默的话一出,让其身后的武将世家子弟都拍手叫好。

就连一旁的文官世家子弟都对程处默投去了钦佩的目光。

但武将这边都表态了,文官这边自然不能落后。

长孙冲一拱手说道

“吾等虽然是文官,但也有不输于任何人的傲骨。

国家危难之际,想要进入大唐,也必当从吾等尸体上踏过去。”

随着长孙冲的话语,身后一众文官子弟,也都拍手叫好起来。

李恪自然也跟着拍了拍手,笑着说道

“好好好,诸位不愧是我大唐铁骨铮铮之男儿。

也难怪皇爷爷会说,大唐年轻一代为都有着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决心与意志。

这四句话同样希望诸位记住,并运用到实际处。

不要辜负了皇爷爷对各位的期望啊。”

李泰几人看着李恪的背影,眼神复杂。

几人在心中同时认定,皇爷爷肯定也给大哥和三哥偷偷补课了。

而程处默等人则是更加疯狂了,这四句话文官子弟听得懂。

虽然理解起来麻烦,但这不妨碍他们回去慢慢品味。

武将子弟虽然不能完全理解,但他们能记住啊。

这回去跟自家老爹一说,倍儿有面儿。

于是激动之下,两伙人对着长安方向跪了下去。

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

这在大唐已经算是大礼了,但抵不住两代帝王对自己等人的期待和评价啊。

所以这头磕的心甘情愿。

站在一旁的李恪扯了扯嘴角,心道

“自己是不是用力过猛啊,这太夸张了,要不要跟自家老爹打个招呼啊。”

想到这里李恪也立刻做了决定,忽悠走这群人就立刻给李二写封信。

等到众人起身,李恪也恢复了笑容

“既然诸位是来玩的,那本王就不打扰了,诸位玩好。”

说完也不管众人的表情,带着李泰几人转身就走。

回到下车的地方,帐篷和炉子已经支起来了。

李恪看向李愔说道

“六儿,带纸笔没有?”

李愔连忙点了点头,从自己的小包包里掏出便携式的笔墨纸砚,铺在李恪面前。

李恪拿起毛笔就开始给李二写信。

“王喜,让人将信送去我爹那。”

李恪将写好的信拿起来吹了吹未干的墨迹。

李恪将信装到信封里,递给王喜。

这时候李泰才凑过来问道

“三哥,刚刚那两段话真是父皇和皇爷爷说的?”

李恪翻了个白眼,没好气的说道

“要是咱爹和咱爷爷说的,我至于写信给咱爹?”

听到李恪的解释,众人这才释然,李恪则挥了挥手说道

“行了,自由活动吧,我去看看能不能钓上来几条鱼,中午加餐。

对了,自由活动的时候记得带上护卫,保证自己的安全。”

说完便拿起一旁的鱼竿,向着河边走去。

来到一棵大树下,挂好鱼饵,将鱼钩甩了出去。

一道完美的弧线,鱼钩稳稳落入河中,李恪嘿嘿一笑

“完美。”

随后便躺在躺椅上,等待鱼儿上钩。

另一边李二刚刚下朝,带着李承乾来到了两仪殿。

刚坐下,一名小内侍就跑到王全身边,将一封信塞到了王全手中,又耳语了几句才离开。

王全听后也不敢耽误,生怕坏了事情,连忙跑到李二面前

“陛下,蜀王殿下来信。”

说完便将信放到了案几上。

李二有些好奇的拿起信问道

“恪儿在哪?怎么还写上信了?”

王全笑着说道

“蜀王殿下今早带着几位殿下去渭河踏青去了。”

李二了然的点点头,开始看起信来。

过了好一会儿,李二脸色古怪的将信递给一旁好奇的李承乾。

李承乾接过信,也看了好一会儿,最后还是没忍住疑惑的开口问道

“父皇,您……”

李二自然知道李承乾要说什么,李恪之前可没少干这事儿。

李二战术性咳嗽一声严肃的说道

“朕看恪儿就不能闲着,这刚闲下来第一天就闯祸,明天给他找些事儿做。”

李承乾脸色古怪的说道

“父皇说的对,儿臣也这么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