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穿越大秦,万朝万代风云巨变 > 第418章 撕掉玄烨内心的伪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18章 撕掉玄烨内心的伪装

“烈叔,烨叔,你们都是以汉人习俗登基称帝,你们是在汉人领土上的执政皇帝,但是你们却不是汉人皇帝。你们是个合格的蒙古可汗,女真可汗,却不是一个合格的华夏皇帝,更不是一代明君。”

明不明君的忽必烈好像也还没那么在意。

忽必烈不在意,玄烨在意啊。

他最在乎名声,他最在意别人怎么看他,听到嫚儿说他不是一个明君,玄烨坐不住了。

“嫚儿,朕虽然之前内心不认可自己是汉人皇帝,但是不认可归不认可,朕还是把大清治理得也不差的吧。”

虽然他在种族上确实剥削和有些压迫了百姓。

但是他也让社会政治稳定,百姓们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人口也有明显增长。

汉人跟着他们满清,不是也过的相对太平吗?

他抵御外敌,平定内乱,让大清百姓生活在一个相对和平的时代,难道这还不够吗?

“朕也做了一系列汉化举措,促使满汉一家,比如尊孔孟,跪拜明孝陵,修史可法子祠,重用汉人官员等等。”

玄烨知道,汉族根深蒂固灭不掉。

汉人的千年文字灭不掉,诗词曲赋灭不掉,圣人之言灭不掉。

既然灭不掉,他们满人又想继续生活在汉人的领土上,那就加入他们。

他努力学习汉人文化,学习汉人的礼仪典法,儒家思想,孔孟之道,祭奠前朝君主。

他都那么努力了,不是千古一帝就算了,一代明君都算不上吗?

玄烨还是不服的。

嫚儿其实不想把玄烨扒得底裤都不剩的,奈何他要自己撞上来啊。

那她就不客气了。

反正今天空间内发生的事已经够多了。

那就把忽必烈玄烨做的那些烂事全说了吧。

忽必烈那边之前的事已经改变不了,之后他和南宋的战争还是能改的,忽必烈虽然不信任汉人,但是他对汉文化还是欣赏的。

忽必烈对汉文化的喜欢,和玄烨可不一样,忽必烈是真心喜欢汉族文化。

玄烨嘛???

呵呵哒。

嫚儿希望她说完了之后玄烨能重新正视自己的身份,能有所改变。

如果玄烨还是固有思想,内心里不把自己当一国掌权者,不为华夏长久发展做出改变,不真正的认同满汉一家。

那么他之后在空间内的作用,也仅限工具人了。

之后清朝的事,她不介意用激进的手段去改变。

嫚儿开口道,“烨叔,对于汉人的尊重,你真的出乎内心吗。?你营造满汉并重的和谐气氛,是真的出于对汉族的尊重吗?还是为了大清皇权的稳固?”

“你真的是出于仁慈宽爱,出于对汉族士大夫的尊重和推崇,出于对汉族文化的热爱,大力推行孔孟之道并礼遇士大夫吗?”

“其实你本质上是十分专横的,你所谓的仁慈宽厚,是为政治目的而做出来的吧。”

看见玄烨想反驳,嫚儿没给他说话的机会,“烨叔,你学习天文历算数学几何,是因为你自己不懂这些,没有办法在臣子们为此争论时,判断谁是谁非,你是不想被汉人臣子看成是一个只会骑马射箭,只会杀人放火的粗野蛮夷。”

“你想让那些汉族士大夫知道,除了皇家姓氏之外,天没有变,道也没有变,一切都不会变,这应该就是你学习那些儒家经典最深沉的动机吧,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维护皇家权威为基本前提的。。”

任何可能的背离满清的举动,都是不被玄烨允许的。

由此可见,如果玄烨内心对汉人对自己没有认知,那么在他手里是不可能实现科学昌明的。

一个人的自尊心会要求一个人在精神文化层次上,在个人修养上成为胜利者。

不可否认玄烨是一个优秀的学生。

“不论朕的出发点是为了什么,但是朕也确实是极力的促使了满汉一家,朕也为大清稳定做出最大的努力。”玄烨觉得就算他有私心,也无伤大雅。

维护皇权?,不是只有他们爱新觉罗家才这样做,而历朝历代的皇帝们都这样做。

“维护皇权没有错。但是你拿汉人百姓的命不当命,那就是错。”

嫚儿没给玄烨反驳的机会继续道,“清军在镇压三藩之乱,为何毫无顾忌的对百姓进行残酷的屠杀,江西的百姓何其无辜。”

说到这玄烨不说话了。

他记得康熙十八年,浏阳县知县曹鼎新给他上奏折说道:自甲寅吴逆倡乱,王师赫怒,整兵剿匪,玉石难分,老幼死于锋镝,妇子奚为俘囚,白骨遍野,民无噍类。

他当时是怎么回复的呢?

:江西于贼未到之先,地方奸徒辄行倡乱,所在背叛,忠义全无。绅衿兵民人等,或附和啸聚,抗拒官军,或运送粮米,助张贼势或布散伪札,煽诱良民;或窝藏奸细,潜通消息。轻负国恩,相率从逆。以致寇氛益炽,兵力多分,迟延平定之期,劳师费饷,揆厥所由,良可痛恨,即今田庐荡析,家室仳离,皆其自作之孽。

现在想想他的回复也是时分冷酷的。

可在当时他觉得江西人被屠杀,被奴役,被掠夺,都是活该的,都是自作之孽。

他当然知道里面有无辜百姓,可是实在是难以分辨谁是贼寇谁是平民,所以他放任了无差别屠杀。

嫚儿继续,“清军攻入昆明后,三藩之乱平定。在昆明城内,八旗军四处掳掠屠城,逼良为奴。”

“烨叔,我知道你痛恨吴三桂,但是铲除首恶,从者不纠,是自古以来的惯例,百姓都已近投诚了,就更不应该将他们变卖为奴,你为何不制止?。”

玄烨又想起了,当时云南巡抚赵良栋建议他:投诚人等不应为奴,已经掳掠在军中的民人应予释放。

他回复:赵良栋乃一骄纵狂妄之人,尤属悖逆,可谓不知礼矣。

嫚儿看到玄烨好像也想到了昆明之事继续道,“那么烨叔为何会大肆责骂赵良栋呢?是因为清军对于昆明的掳掠,主要是八旗军做的吧。”

“而八旗军,是爱新觉罗皇室手里的刀。你想要坐稳皇位,必须稳定八旗军。而纵容掳掠云南百姓,必将换取八旗军的忠诚。而赵成栋要求释放良民,则会损害八旗军的生计。”

“烨叔,在你眼中,满洲八旗的生计,远比汉人的生命自由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