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殿下您这……要不还是……”

走吧。

你想走是能走的。

虽说如今这模样,反抗有些许滑稽,总比留在这里要好。

朱标听到了夏元吉的话,并未多想,恶狠狠的投来视线:“怎么?是嫌弃孤这模样了?”

夏元吉连忙拱手道:“微臣不是这个意思。”

“不是这个意思,那是什么意思?还能是什么意思?别以为孤不知道你的心思!”

夏元吉:……

这话怎么莫名的熟悉?

口吻和皇上的如出一辙啊。

“你们都给孤闭上眼睛!”朱标骂骂咧咧的,“孤要看到你们何人睁开眼,孤定把你们拖出去,重打五十大板!”

大臣们被朱标吓到了,忙不迭的跪下来。

“微臣有罪,请殿下责罚。”

“微臣知错!”

一旁看热闹的朱元璋,看的是津津有味。

要不是考虑已经过了时辰,他都还要再看一会儿。

“朱标你够了。”朱元璋冷冰冰的声音响起。

始作俑者就是老头子!

听到朱元璋声音的朱标瞬间不爽到了极致。

“还有你!”

朱标回眸看过来,阴冷的视线仿佛要吃了朱元璋一般。

“我也就是不管事而已,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中,怎么就不能随性一点?怎么就不能不管朝廷?”

“朝廷是整个朱家的,又不是我一个人的。凭什么所有的重担都压在我身上。这朝廷,只要我稍微长时间不管,就乱得跟一锅粥一样!”

“我也有气,我也郁闷啊。”

“你呢!管过我吗?每每我提出可行的建议,你要不就无动于衷,要不就和我唱反调!让本就艰难的建议走得是如履薄冰!”

“这次更过分!此次我微服出巡,去的可是西北边陲!那是何等荒凉的地方,恐怕你也只见过一次吧。除了见过,可怜那地方的百姓之外,你又做了什么?”

“别告诉我,那些百姓不过大明芸芸众生的一粒粟,无关紧要,可随意抛之。今日你丢掉一人,来日就可丢掉一千人,终有一天整个大明都会被你丢掉!”

“可怜,那是需要拿出实际行动来的。身在庙堂,得百姓爱戴,若不设身处地去经历百姓过经历的种种,又怎么可能会知道百姓的艰难!”

……

朱标骂骂咧咧的,说了一堆。

朱元璋听得脸都黑了。

而朱标还觉得不够,深吸一口气后,又要继续说。

朱元璋见状,连忙阻止朱标。

“够了,别说了,咱知道了。咱日后会有所改变的,可以了吗?”

他说了一堆,其中多数是指责老头子的。

老头子竟然也没有生气。

这让朱标的气也下去了不少。

看朱标安静了下来,朱元璋这才松了一口气。

扫了一圈,见重要的大臣都来了,他满意的点点头:“人都到齐了,那就上朝。”

“今日,可有要启奏的。”

朱标第一个站出来。

这时候的他,已经恢复了理智。

手依旧是被捆着的,朱标行礼不了,就简单的颔首示意。

“此次儿臣微服出巡,除了看到西北边陲的百姓生活异常艰难外,还注意到,其余地方百姓的屋子都是用泥土和稻草搭建的。这样的房子,容易受潮,也经不住风吹日晒,万一有个天灾人祸,也不好逃生。”

他这话说出来,刑部尚书钱塘即刻站了出来。

“殿下此举是为农民,本应当是宣扬的,可微臣却觉得,人分三六九等,农民处于最底层,大明律法中也写明了农民该搭建如何的房子,殿下着实不应该在此刻有其余的想法。”

朱标阴冷的看过来一眼。

“呵呵。”

这笑声,冰冷到了极致。

也成功的让大殿内的气压下降了不少。

有一些胆子小的,直接瑟缩了起来。

“呵呵。”朱标继续笑。

钱塘动了动嘴,眉头也皱起来。

朱标的想法确实没有问题,可一旦百姓的房子变更搭建材料,那岂非其他的也需要变更。

届时,几乎全国的百姓都要搭建房子。

那材料从什么地方来?

银子从什么地方来?

如今这朝廷的户部还属于不富裕的时候,可经受不住这些啊。

“钱大人所想的,到底是为了朝廷,还是为了个人?”

钱塘 义正言辞:“自然是为了朝廷。”

“倘若你真的是为了朝廷,就不该说这样的话!”

“为何不该说这样的话?这样的话,究竟错在了什么地方?”钱塘反驳了回来。

此次他的发言,有理有据。

纵然被朱标的巨大压力给压着,他也不想就这样放弃。

“殿下,您为了百姓,已经提出了各种措施,如今这农民,也仅仅是谈不上安居乐业罢了。而这朝廷,还不富裕,正需要银子,这时候可千万不能继续从户部拿银子出去了。与此同时,还有吏考需要安排。朝中大事不少,实在是不适合在这时候增添这么一个大的麻烦。”

夏元吉在思考以后,也站了出来。

“启禀殿下,微臣的想法就和钱大人的想法是一样的。如今这等时候,着实是不适合再有其余的安排。”

这两位站出来以后,其他只知道站队的大臣们几乎都站了出来。

“微臣也是这么想的。”

“臣附议!”

“钱大人说得对啊,国库空虚,北边,南边又不太平,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来了战争,这等时候可千万要休养生息,绝不可再浪费银子。”

“就算您当真是想为了百姓过上好日子,如今也不是好时候,还请殿下三思而后行。”

……

面对面前几乎跪了一地的大臣们,朱标的面容是阴冷的。

你们以为,就这么说一些,孤就会妥协了?

百姓,乃是大明的根本。

没了百姓,就不会有纺织业和其他重工业。

“你们的意思,孤都收到了。只是孤在朝廷,一切都以孤的意见为准。此事,孤早就考虑清楚了,无需你们在此多言。”

满地的大臣:……

刘伯温抬眸,意味深长的看着朱标。

殿下,你当真要如此?

朱元璋就像看戏一样,饶有兴致的看着大家吵闹,自己也不去想这政策是不是真的要实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