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系统:我在沙漠开客栈 > 第433章 专业解说员*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时间问题张鹿笙早就确认过了:“考察团这次的时间比较紧,一个星期左右,分到咱们这边顶多只有一天时间。”

“没问题,不过有个事儿。”林渔爽快答应,沉吟一会儿又加了一条:“不过,这次除了我之外,还能不能另外加两个人,行程不是保密的那种吧?”

张鹿笙:“应该没问题,这次陪同招待考察员的除了相关领域的领导,还有一些文书助理之类的工作人员,加两个人应该没问题,不过,你想带上谁?”

“咱们自家的研究员啊,找两个会说话的,说不定能有意外收获。”

说到这个,就不得不提起客栈里的万卷书屋,对人才的吸引力着实巨大。

凡是当前位面存在过的文字内容以及印刷过的各种版本,只要掌握正确的搜索技巧都能重现人间,供给大家学习参考。

内容之多,浩若烟海。

自从林渔这边提出可以提供一定名额免费供给研究后,来的学者就络绎不绝,从最开始的文学、历史、考古到后来百花齐放的专业,虽然有关别国内容会因为宇宙公约限制观看,但光是自家这一亩三分地的几千年内容,已经足够大家沉溺疯狂。

植物研究就是其中进度最快的一个。

林渔拿到树苗后,几乎每批都会留下一些样品供给他们切片研究,书屋后方专门留下的空地,也在几个月的时间里,慢慢变成了设备完善的研究实验室。

甚至还在维持外形统一的前提下,建造了一个面积不小的温室大棚,用来培育和杂交新的种子和幼苗,虽然因为生长时间的原因还没有培育出第一批改良树苗,但理论知识却是积累的很足。

这次考察团又来,林渔作陪的话势必会问到相关问题,他又不能直说自己开挂,带上一两个专业人士帮忙解说,会省掉很多麻烦。

……

农学实验室。

头发花白的老教授挂掉电话,推门进来环视一周,穿着白大褂的几个学生都在操作台前忙碌着,只有角落电脑前2个年轻人正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嘴里还在小声讨论着什么。

“小方、小李过来一下。”

电脑前的两个年轻人闻声抬头,看见老师后颠儿颠儿的走了过来。

“老师,什么事儿,是这批的样品送过来了吗?”

另一个年轻人也不甘示弱,央求道:“这次该轮到我俩了吧,连着几次都没有我们的份儿,老师求求你了。”

老教授没好气道:“你俩项目刚结束还没到3天,之前手里都忙着,怎么把新样品给你们?”

这些人都是他亲自带过来的徒弟。

作为单独占有最大一间研究室的教授,他手下的学生们科研能力自然也是很一流的,林渔那边送来的种苗样品绝大部分都进入了这间实验室的研究课题中,分别由不同的人负责。

这两个被单独拎出来的年轻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占有全部研究项目的三成以上,进度又好又快,把其他人带动的也卷了起来。

分科分目的项目雨后春笋似的组了起来,领头的这两个反而有了几天的空档,最近天天盯着他的行踪准备第一批分接下来的样本。

“这次找你俩是有别的任务,环境署的人……”

老教授跟他们说了来龙去脉,没想到一听完,俩人就把头就摇得像拨浪鼓,都不想去:“教授,我们两个的实验做到关键步骤了,需要随时记录数据,能不能不去?”

另一个在旁边狂点头。

“不行,这是任务,你们必须得去。”老教授态度坚决:“正好徐艺他们的实验现在不太忙,可以帮忙照管着,就一天的时间,怎么都能挤出来。再说这也不光是走个过场,你们把握好机会,说不定能把下一次试验的经费弄出来。”

他们参与研究的母本都是从林渔那里拿来的,最初的样本不论性状还是生长表现都是最好的。但如果不进行人为干预的话,后续表现会伴随着生长周期逐渐降低。

而且林渔那边也无法直接提供大量同品质的种苗给外界,所以如果要真正的改变什么,还是要靠他们自己研究出成果才行。

所以现在实验室进行的就是在本土种苗基础上进行改良,有目标的去控制种苗的生长方向——

比如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抗逆性等等,然后在这个目标指引下,制定相应的实验策略,种类不同,时间有长有短,时间跨度可以从数周到数年不等。

需要的研究经费自然也是巨大的。

不过一旦出了可行性比较高的成果,收获也将是巨大的。

就拿他们现在主要研究的粮食种子来说,以现在的性状表现来看,在同样的土地上种植,产量起码能达到1.2倍以上,这还只是几个月以来的结果。鉴于母本的表现优秀,继续研究下去,这个数据肯定还会更高。

“那林老板自己去不就可以了么,最好的都在他手里呐。”

老教授一个暴栗敲在他头上:“你是研究傻了么,一次考察而已,直接把最好的炫耀出去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底牌明白什么意思吗?如果咱们实验室的东西能作为出口特供,能给国家赚取多少利润知道吗,到时候实验经费还用愁?”

小方揉揉自己的脑袋,委屈道:“老师怎么动不动就暴力解决问题呢,知道啦知道啦,什么时候过去啊,我们研究一下该怎么说……”

三人又小声商量了好一会儿,老教授背着手去检查各个学生的操作情况,两位被选中的幸运儿脱掉白大褂,出门去当义务解说员~

……

第二天一早。

没等提前定好的闹钟响起,林渔就利索的起床收拾完毕了。

跟两位解说员最后确认了一遍今天的接待内容,几人就静静等待着考察团的到来,谁知日上三竿后才等来即将到达的消息,据说是在省里开了个很重要的会才过来的。

林渔:……

这下好,原本打算的一整天,去掉进出沙漠的时间,连半天都不到了。

啥紧张感隆重感都没咯。

只闻其名、没见过面的考察团是踏着午后的阳光进入客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