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鹰视狼顾 > 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一个理想主义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一个理想主义者!

四月七日,大乾皇宫书房

叶明盛端坐在皇帝的宝座上闭目养神,神情严肃一言不发,而在堂下身为刑部尚书的李建则是拿着一份奏本汇报道:

“陛下,根据我们刑部的调查,当年袁国公率兵攻破洛安后,安排了叶东将军驻守大周皇宫,而在驻守皇宫期间,包括叶东将军本人在内,统领王舟,统领赵豹在内共有五十五人涉嫌藏匿大周皇宫器物。”

“目前这五十五人,有五人在后续与钦察人的战斗中战死,剩下的五十人目前都正接受我们刑部的调查!”

“之前都察院已经追回五百零一件大周皇宫器物,我们刑部接手后又追回一百三十一件器物,目前追回的大周皇宫器物共计六百三十二件,其中包括官窑瓷器二百九十八件,各种金银玉器一百五十二件,此外还有一百三十二件文玩古籍,最后还有七十件的奇珍异宝。”

“根据目前收集到的信息,我们刑部预测还有大概三百到五百件皇宫器物还没有追回,这些大周皇宫器物总价值保守估计至少超过十五万两银子!”

听着李建还意犹未尽的要继续给自己介绍,叶东和他的部下贪墨了多少,叶明盛也是有些不耐烦了吩咐道:

“讲一讲刘新杰被刺杀一事·················”

“是!”

“刘新杰被刺杀这件事情,已经基本断定是叶东将军部下赵豹所为,根据赵豹本人的供述,当时刘新杰在tF案中调查的相当深入,他为此很担心刘新杰查到自己,所以他向叶东将军建议派人干掉刘新杰以此来阻止都察院的调查!”

“但是叶东将军对干掉刘新杰这件事情很迟疑有些犹豫不决,所以为求自保赵豹就没有等待叶东将军的命令,直接安排人刺杀了刘新杰!”

“执行赵豹命令的人真名叫做王大海,辽阳人,之前曾经在飞虎营服役,但是后来因为私藏战利品,就被赶出了飞虎营,离开飞虎营之后他干过很多事情,但是因为被从军中赶出的这段经历,所以只能打一打短工生活过的并不如意!”

“一个半月前为了解除被从军中赶出这段经历所造成的影响,他化名李腾来到了易京,本想要做一些小买卖,但是生活依旧没有什么起色,而在半个月前他遇到了他之前在飞虎营的战友,现在赵豹的亲兵刘山。”

“刘山将刺杀刘新杰的事情介绍给了王大海,并给了王大海五十两银子,还答应事成之后再给一百两银子。”

“王大海接了这单生意,于刘新杰御史下班回家途中将刘御史杀害,最终在次日在巡防营追捕中自裁。”

听到李建这一长串的介绍,叶明盛也是沉声说道:

“你们刑部对这件事情有什么结论?”

面对这个问题,李建目光有些闪烁,但还是沉声讲道:

“启禀陛下我们刑部在过去几天时间里,重新审问了涉案的犯人,查阅了所有的材料,目前我们的结论是,没有证据的能够表明,叶东将军授意赵豹刺杀刘新杰御史················”

“赵豹刺杀刘新杰御史是处于他自身的意愿和想法,但是叶东将军对赵豹想要刺杀刘新杰是知情的,所以叶东将军亦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听着李建给出的回答,叶明盛深深的望了一眼自己任命的这位刑部尚书,旋即拿出了两本奏本沉声说道:

“这是你属下公孙浩,张莽两个人弹劾楚知易的奏本!你这个刑部尚书有什么想法?”

李建闻言当即便是想要说自己不知情,让自己能够置身事外,这也是他一贯的ZZ哲学。

但是理智却是告诉李建,他不能够这么说!

毕竟前天公孙浩,张莽两个人上奏本的时候是来找过他的,当时就在刑部衙门,很多人都看到了他们两个来找自己,因此现在自己说不知道,毫无疑问就是欺君!

但是面对公孙浩,张莽两个人的请示,李建也是表示他暂时还没有想好,你们两个想要上奏本弹劾楚知易就上,但是不要拉着自己一起。

事实上作为刑部尚书,朝堂中的实权内阁阁老,早在公孙浩,张莽两个人来找他之前,就已经有叶家人来找他了,想要他联名上书弹劾楚知易。

但是面对邀请楚知易表示他需要考虑考虑再说!

对于李建来说,他一贯的ZZ哲学就是不参与d争,紧紧跟随叶明盛的步伐!

而在此次楚知易和叶东的风波中,叶家很多人都在串联组织,想要将楚知易给锤死。

李建虽然也觉得楚知易所作所为有些离谱,就算你在怎么想要为自己的属下报仇,抓捕叶东这种皇亲国戚陛下心腹,你也应该上报,得到同意后在进行抓捕,怎么能直接就霸王硬上弓,未经请示就去抓人呢·················

虽然觉得楚知易的所作所为很鲁莽甚至是荒唐,但是李建还是不想要轻易下场站队!

第一点就是李建认为,现在有太多人弹劾楚知易了,幽燕布政使张志文,幽燕按察使庄山河,易京知府柳宁,都察院那边十七个御史,大理寺那边据说也有人蠢蠢欲动,再加上自己麾下两个侍郎公孙浩,张莽。

弹劾楚知易的人太多了有结d的嫌疑!

而这些人虽然表面上各有各的理由,像张志文,庄山河,柳宁三个人表示楚知易私自调动巡防营,都察院那十七名御史说楚知易在都察院任左都御史期间任人唯亲等等,但实际上这些人其实反对的是改革!

大家都知道楚知易这个人是陛下的一枚棋子,一把推进改革的尖刀!

对于改革大家明面上不敢反对,只敢暗地里反对,而现在楚知易犯了错,大家都想要将他只置于死地,以此来反对叶明盛推行的改革!

所以李建认为楚知易的问题,现在已经不单单是他一个人的问题了,而已经上升到改革的高度了!

因此楚知易的作用还没有完成,陛下会因为朝堂上众人的弹劾而放弃楚知易呢?

以李建对叶明盛的了解,他认为叶明盛虽然善于听取属下的意见,但并不是那种面对压力就妥协的软弱之人。

所以在叶明盛没有流露出明显的ZZ倾向之前,李建并不打算在这件事情上显露自己的态度,这也就是李建没有答应共同弹劾楚知易的原因················

但此时面对叶明盛的询问,李建是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但是在叶明盛的目光下他只能是模棱两可的说道:

“陛下我认为楚大人虽然有些鲁莽,但是初心还是好的,弹劾与否有待商榷!”

叶明盛闻言冷哼一声道:

“李建你当真是滑不留手!”

此话一出李建当即跪地道:

“微臣有罪!”

“为臣之道当为君分忧!”

这句话说的让李建是胆战心惊,就在他想些说些什么的时候,叶明盛便是一挥手,不给这位大乾内阁阁老,刑部尚书说话的机会。

见此李建也只能是躬身拜别叶明盛,在叶成的陪伴下一个人失魂落魄的走出了书房。

随着李建的离开,独自在书房中的叶明盛也是微微摇了摇头。

作为皇帝叶明盛知道自己手下这帮大臣们是什么想法,但是他们这么做越发让叶明盛明白了一个道理,自己想要改革必须要保住楚知易···················

自己要让那些人明白,改革虽然是痛苦的但却是必须的,你们打错了算盘!

························

························

就在李建觐见叶明盛的同时,在皇宫中的另一个院子中,在一队侍女嬷嬷的簇拥下,安妙依走进了一个楼阁之中,此时楼阁中正在给景仁上课的古三思,见到安妙依的出现当即也是躬身行礼道:

“微臣古三思参见皇后娘娘!”

“古先生不用多礼!”

说完安妙依扫了一眼景仁旋即笑着说道:

“古先生,我没有打扰你上课吧?”

古三思摇了摇头说道:

“启禀皇后娘娘,今天给太子上课内容已经讲完了,现在只不过是做一些默写背诵!”

安妙依微微额首笑着说道:

“古先生,那你就在这里继续吧,我在这里旁听一会!”

“是!”

得到了安妙依的命令,古三思也是继续教导景仁,又过去了一盏茶的时间,古三思便是结束了教学,让景仁自己去偏室预习明天的功课。

随着景仁的离开,房间中也只剩下古三思和安妙依以及这位皇后娘娘的几名贴身侍女,见此安妙依也是不在遮掩直接问道:

“古先生,楚知易他怎么说?”

面对安妙依的询问古三思陷入到了沉默之中,脑海中不由回想起了之前在刑部的大牢中与楚知易见面的场景,神色不由十分复杂的说道:

“皇后他是故意的!他所图甚大!”

虽然不是第一次听到古三思这么说,但是现在再一次听到古三思这么说,安妙依的神情依旧是十分难以置信·················

之前在得到叶崔氏的授意后,安妙依便是很快找到了古三思,当时了解楚知易性格的古三思,便是提出了楚知易是故意这么做的猜想,并且提出了他想要去见一见楚知易的想法。

安妙依当时虽然不明白,古三思为什么会说楚知易是故意这么做的,但是为了搞清楚整件事情,她也是同意了古三思的想法,并且通过手中的关系,将古三思悄悄的安排进了刑部大牢和楚知易见面!

当时安妙依的想法是,她虽然不知道古三思为什么说楚知易是故意不先上报,而是直接率巡防营去抓叶东。

但是她希望古三思能好好劝一劝楚知易,让楚知易不要那么咬着叶东不放,作为交换他们也会放楚知易一马,让楚知易留下一条命,下半辈子做一个平头百姓!

随着事情的发酵,安妙依已经觉得这件事情有些开始脱离掌控了,所以为了不可收拾的结局,安妙依希望这件事情得到尽快的解决,让事件能够归于平静!

此时在安妙依目光的注视下了,古三思也是知道安妙依在想些什么旋即也是说道:

“皇后,我没有向楚知易说出你的想法,因为我知道他不会妥协的,他既然敢这么做,就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古三思的话也是让安妙依的疑惑,这位大乾的皇后思索良久,还是无法想明白古三思的话。

“古先生你到底在说什么?楚知易他为什么故意这么做?他究竟有什么图谋?”

古三思闻言说道:

“皇后,楚知易和陛下一样都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老实说我也并不能完全想明白他想要做什么,但是我认为他这么做就是为了激化矛盾,让陛下不得不进行解决处理!”

听到古三思的回答,安妙依也是十分的震惊,她有些难以置信的说道:

“这个楚知易疯了吗?他这么做对他有什么好处?”

古三思闻言苦笑着说道:

“皇后,我说了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为了心中的理想,他不会去计较个人的荣辱得失,他愿意为此做出努力甚至是牺牲!”

安妙依闻言还是有些发懵,古三思的话可以说触碰打了她的认知边界,让她无法理解楚知易这种人。

而这个时候古三思则是继续说道:

“我听说楚知易之前写过一份奏本给陛下,奏本的内容是他对于改革的一些建议,但是他的这份奏本被陛下给拒绝了,我认为楚知易之所以这么做,或许就是和那份奏本有关!”

“他或许是认为陛下在改革的方面做的还不够,所以才用出了这样的办法,来让陛下继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