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军史周期 > 第232章 年,南京军区第60军的军部驻地,由南京迁至镇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2章 年,南京军区第60军的军部驻地,由南京迁至镇江

1976年,南京军区第60军的军部驻地,由南京迁至镇江,此事为何?

《白蛇传》中,白素贞为了救相公许仙,不惜水漫金山寺。奈何白素贞不敌法海,最终落了个囚禁雷峰塔的下场。虽说白素贞、许仙二人的结局是好的,可悠悠二十年的囚禁岁月难免让人黯然神伤。白素贞为爱情奋不顾身的精神,被后人不断演绎。不管是哪个版本的白素贞,镇江金山寺都是绕不开躲不过的桥段。

▲镇江

鲜为人知的是,镇江不仅承载了美丽的爱情传说,也是原南京军区第60军军部所在地。第60军军部于1976年3月移防镇江,此事究竟为何?第60军又有着怎样不平凡的铁血征程?第60军正式成军于1949年2月,由华北野战军第8纵队改编而来,王新亭任军长兼政委,时辖第178、179、180师。

华北野战军第8纵队组建于1947年8月,该部是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22旅、太岳军区(直属机关、第23旅和第19、20、21军分区3个基干团)为基础发展而来的。组建之初,第8纵队辖第22、23、24旅。其中,第23旅是纵队主力旅,在临汾战役中攻坚克难,为主力部队夺得先机,被中央军委授予“光荣的临汾旅”荣誉称号。

▲“临汾旅”相关文物

解放战争时期,第60军前身各部朴实听话、作风优良,在多场战役中都有不俗表现。1951年3月,第60军入朝参战。彼时,第178师已撤编,原第61军181师(即“皮旅”)编入该军。在朝期间,第60军先后经历了第五次战役、夏季反击战等战役战斗的洗礼,歼敌5.4万余人,与老牌主力相比不落下风。

1953年9月,第60军回国后,军部驻宿县,隶属于华东军区(原南京军区前身)。此后多年,第60军体制编制多有调整,军部也是一再变更。至1976年第60军军部由南京浦镇移驻镇江之际,该军辖第178、179、180师。其中,第180师由原第181师(1985年复称第181师)改称而来。

▲原第60军某部旧照

据笔者分析,第60军军部驻地的调整,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原因:

一、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

1975年9月,中央军委下发《压缩军队定额调整编制体制的方案》,对全军进行了一次精简整编。在这一历史时期,多支部队的军部驻地发生了变化,军史走向也随之发生变化。是年,沈阳军区第46军与济南军区第68军对调、南京军区第20军与武汉军区第1军对调。

▲镇江旧照

进入1976年,第60军军部移防镇江,这是南京军区落实中央军委精简整编精神的体现。实际上,我军历史上的每一次精简整编,基本上都会牵涉到部队驻地的调防,无非在力度和规模上有所区别。仅以1969年为例,第43、54军的军部先后移防河南,军部分别定点在洛阳、新乡。

二、镇江的地形地势极具战略意义;

镇江北临长江,南有焦山、北固山、金山,有“临江负山”的地形优势,长江、京杭运河又交汇于此,可谓是“天赐山川形胜于斯”。苏南一马平川,鲜有大山大岭,镇江的地形极具战略意义。历史上,定都南京的封建王朝,镇江是军事上必须要重点建设的“门户要塞”。倘若镇江有失,也就意味着南京的门户洞开。

▲镇江市3d地势图

以朱元璋统一江南为例,他把大本营放在了南京(时称应天),而张士诚对镇江心有不轨,这让他很头疼。为此,朱元璋派遣徐达攻克镇江。得手后,朱元璋迅速在南京以东筑起军事屏障。于张士诚而言,失去了镇江的结果,就是失去了对朱元璋的军事优势,再也无法有效进逼南京。

及至近现代,镇江的地形优势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1927年4月,国民政府正式定都南京。尔后,镇江成为江苏省会。但凡是省会所在地,地形地势上无一例外都要占据优势。所以,镇江能够成为江苏省会,从侧面反映出这确实是一块风水宝地。

三、镇江交通便利;

1908年4月,沪宁铁路(后改称京沪铁路)全线通车,镇江火车站投入使用。由此,镇江进入了铁路时代。虽然沪宁线全长只有307公里,可是该铁路连接了上海、南京两大城市,而镇江又是南京的门户,地位也就凸显出来了。进入民国时期,东南沿海铁路网逐渐密集了起来,加之镇江有传统的内河航运优势,进出大江大海极为便利。

▲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旧照

建国后,我国加大了铁路建设的投资力度。1968年10月,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建成通车,津浦铁路、京(南京)沪铁路正式接轨,成为了京(北京)沪铁路的一部分。这一历史事件,大幅度提升了镇江的交通地位。至1976年第60军军部迁驻至镇江,该地的交通已经是四通八达。军部是野战部队的“大脑”,理应定点于交通便利之处,这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四、镇江经济较为发达;

基于原因一、二、三,镇江的经济是有相当大的优势。毕竟,镇江在地理上靠近南京,或多或少的都会受益于宁、沪经济密切交往的发展果实。援引镇江市史志办公室统计的资料,镇江自1949年至1985年间发展迅猛,如下图所示:

▲1949~1985年镇江工农业总产值统计表

由上图可知,镇江的工农业产值从1976年开始,都是稳步上升。数据背后反映的是镇江的工农业齐头并进,经济基础雄厚,这对于当地驻军的各项建设尤为重要。多说一点,如果大家有心的话,就可以发现野战军的军部所在地,工农业基础都不会太差,经济上很有竞争力。

综上所述,第60军军部移驻镇江,既有中央军委统一部署的缘故,也有镇江自身独特的优势加持。第60军军部经历了多次调整变迁,算是在镇江安家了。不过,第60军在镇江安家的时间并不长,于1985年9月宣告撤编。第60军撤编后,血脉大多保留在了第1、12集团军建制内。

▲“光荣的临汾旅”战旗

1996年10月,第1集团军181师转隶武警部队,后成长为武警总部首长的尖刀利刃。2017年4月,第1、12集团军番号停用,第60军的血脉依然绵延不绝,基本上留在了东部战区陆军。2019年10月,“光荣的临汾旅”战旗接受了祖国的检阅,算是对第60军的一大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