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综影从闯关东开始 > 第25章 第五次返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1937年4月2日,上海。

看着车窗外繁华的景象,曹嘉仁觉得比纽约还热闹点,也更有市井气息。

“上海还是这个样子,不但纸醉金迷,看起来好像还更繁华了点”

“父亲没看错,这几年随着日本人的步步紧逼,往租界里跑的人更多了,自然也就更繁华”

说话的是金秀娘的大儿子,现在是清风银信中国区总裁,算是曹家留在上海地位最高的人。

儿子接待老子自然天经地义,尽管曹嘉仁并不愿意他接待。

虽然做事越来越没什么底线,可曹嘉仁还是觉得儿子给父亲安排女人感觉有点怪怪的,尤其是这个女人曹嘉仁还认识,就是着名的民国美女徐莫嘉。

年轻是年轻了点,可曹嘉仁也不好推脱儿子的一片好意。

不过另外一个叫蓝胭脂的姑娘,曹嘉仁却又让曹嘉仁觉得有些欣喜,《胭脂》这部电视剧曹嘉仁看过。

蓝胭脂长的与赵丽颖几乎一样,虽然长的不算特别漂亮,身材也不怎么好,可小巧玲珑的也挺有意思。

曹嘉仁认为这次到大陆,基本上是自己这辈子最后一次了,他今年已经58岁了,就他现在混乱的生活,他觉得自己就算能活到开放,也不会再长途跋涉了。

在上海曹嘉仁也没了亲戚,堂哥一家已经被安置到了巴西当大地主,姑姑已经去世好几年,他的表弟不愿意离开。

最后看了一眼老宅,曹嘉仁离开苏州到了南京。

这是曹嘉仁第二次到南京,上次到南京已经是快30年前的事情了,中间几次想到南京,都因各种各样的问题最终没有成行。

南京与曹家人记忆里已经完全不一样了,记忆里的南京是一个彻底的古代城市,而现在的南京非常现代化。

有些路口甚至都能堵车,让曹嘉仁看到了黄金十年虽然比较虚,但还是有点成果。

曹嘉仁到南京,受到了校长的热烈欢迎,那五亿美元的军火现在就堆在武汉的仓库里。

这么大规模的军火运输南京政府和日本政府不可能不知道,只不过拿美国政府没办法而已,知道这件事的人也很少。

美国这个时空在中国的利益可是相当多,中国的工业几乎完全被美国控制,这么大的利益牵扯,提前准备点武器运到中国屯起来以防万一,也能说得过去。

只是除了曹嘉仁,没几个人知道到底有多大的规模。

仓库现在由美国海军陆战队看守,战争不爆发,仓库不移交。

曹嘉仁很怕蒋校长拿到了这批军火之后,转头就撕毁了去年被迫答应的协议。

“蒋先生,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国联不会对日本有任何强制性的动作,前几年美英法调停外东北战争的事情不可能再发生,至少不会为此投入实质性的支持,你要早做打算”

“美国既然愿意提前运输军火到中国,为什么不能调停战争?”

“这中间有很多不能说的过程,但我的结论不会错,最关键的是,你觉得现在的日本内阁能够控制日本陆军吗?我想日本陆军部都控制不了日本的联队长”

日本现在整个就是个疯子,没疯的不是闭嘴就是跟着疯。

本时空日本的实力要比原时空弱,日本在中国的市场受到了本土产品的强烈挤压,出口欧美的轻工品也受得了中国产品的竞争。

要说日本强的地方,大概就是技术水平上比原时空要高一点。

中国的弱点则在于工业区几乎全部在日本的兵封之下,而现在南京政府并没有内迁的计划。

或者说校长也不放心内迁,战争爆发之前四川是个割据势力,校长对四川并没有多少管束力。

战争爆发之前搬迁工业到四川去,对南京政来说就是给自己统治增加隐患。

结束了招待之后,曹嘉仁到中山陵去瞻仰了一番,南京紫金山现在光秃秃的,和秀丽景色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只有路旁并不高大的法国梧桐在向曹嘉仁证明南京政府也是号召植树的,植树节就是孙中山的忌日。

……~……………

曹嘉仁回到了国宾馆,没想到居然有一个意外之人拜访。

“周先生,我可是你们的敌人,当然,按照你们统一阵线的说法,我现在属于可争取的力量”

“哈哈,没想到曹先生对我们的政策这么了解,曹先生是全球华人的榜样,你的成就证明了我们华人………”

对于眼前这个帅小伙的恭维,曹嘉仁内心暗爽,只是曹嘉仁记得自己的立场。

周先生才40岁,而曹嘉仁已经58岁了,叫他小伙子一点问题都没有。

曹嘉仁突发奇想的觉得,自己大概是所有穿越者里面第一个和周先生差了辈的吧。

“哈哈哈,周先生,按照你们的话说美国人还是中国人,这是一个根本立场问题,这是属于绝对不能含糊的问题,而我是个美国人”

话不投机半句多大概就是现在这种情况,曹嘉仁一句话就终结了周先生准备的一大堆说辞。

虽然话不投机半句多,但曹嘉仁在周先生离开的时候给了他一张支票。

“支票可以去清风银行的西安支行兑现,你们要是想采购物资,也可以通过清风银行结算。

莫斯科的钱少拿,我比你们更了解莫斯科,那就是个披着理想外衣的纯官僚集团,与沙皇唯一的区别大概就是不能名正言顺的将位子传给儿子,或者以后也可以名正言顺也说不定,毕竟只要是集体决议可以做任何事情”

陕北那地方自古以来就是苦哈哈的地方,又要养那么多人,经济现在非常困难,一直向毛子寻求援助,可毛子从离开江西之后就一直抠抠索索。

周先生现在非常确定曹嘉仁真的非常了解他们,甚至比南京政府都要了解。

人穷志短的周先生还是接过了支票,不管是不是藏着毒药,现在是真的缺糖果。

曹嘉仁给的支票对于陕西来说算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单笔资助,是他们现在年收入的几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