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金融格局不一样了,自然产业格局也不一样,包括其它的一些事情也都不一样了。

原本校长最大的支持者江浙财团,在这个时空就被清风银信压制,说压制也不正确,应该说受清风银信影响严重,或者说他们实际上算是一体。

江浙地区历来是外贸出口大户,而清风银行就是中国最大的贸易商采购商。

在东西两方都有深厚关系的清风银信,一战开始后凭借曹嘉仁这个采购代理人的扶持,在东西贸易领域几乎是肆无忌惮的圈地。

战后怡和等洋行重新返回东方也不能撼动清风银信的地位,只能被迫接受现实。

清风银信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在1925年巴黎博览会期间,在没有政府参与的情况下,以企业馆的方式组织了代表团参展。

除了参展团成员都是清风银信的关系户,比第二年孙传芳以政府名义组织的费城博览会参展团要强的多,费城参展团最后居然面临展品无法运回的窘境。

有这么强大的公司财团在,原本就没成型的江浙财团当中就不可避免受到影响。

江浙财团的主业是纱厂与纺织厂,这两项恰恰是清风银信的优势,在清末时候双方就有合作。

今年浙江邀请清风银信协助组织西湖博览会,就是双方关系最好的证明。

有这么好基础的清风银信,在资助的校长上台之后,理所当然的应该获得更大的发展。

金秀娘就是这样想的,因此听到曹嘉仁的话后,她一时都没反应过来。

“老爷,你是说我们要撤出中国?”

看着坐在书桌后面的曹嘉仁,金秀娘实在难以相信自己刚才听到的话呀,又看了一眼这个自己用心布置的书房,觉得没错啊,这就是她在曹公馆的书房。

曹嘉仁坐书桌后,对金秀娘布置的这间书房还挺满意的,尽管这是金秀娘的书房,但处处都彰显了他的存在。

“你没听错,清风银信要准备撤出中国了,那些工厂找机会卖了吧,以后大陆的业务有银行就行,最多维持贸易公司,工厂这种就没必要了。

苏州的禅意庵你看着找地方重新建一个,我看夏威夷就不错,那里华人也多。要是实在不愿意离开中国,那就去四川青城山,或者云南昆明”

听到曹嘉仁再次强调的话,金秀娘皱着眉头的问道。

“老爷,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现在是没事,但以后就难说了,这几年你应该也看明白了不少,真正的大乱世就有来了,以前的军阀混战和以后的战争相比,那就是小孩子打架”

金秀娘听到曹嘉仁的话也有点心有余悸,但还是不能理解。

“是有点不一样,唉,前年上海杀的那是人头滚滚,可现在不是已经统一了吗?南方赢了北方”

“现在才到那儿啊,你最多还有7、8年的时间,少点可能也就4、5年,唉!孩子们要是愿意留在中国,那就让他们留下吧,你们到时候必须全部离开”

历史的细节虽然有点不一样,但大事基本上与曹嘉仁记忆里没区别,该发生的还是会发生。

曹嘉仁的话很没有说服力,但金秀娘对于曹嘉仁不说言听计从,却也从来没反对过曹嘉仁,这次也自然一样。

“好好的怎么就变成了这样呢?老爷,清风银信在中国的资产,加起来也有上亿美金,这要是撤出了,我们去哪儿啊?”

“去婆罗洲多开辟一些橡胶园吧,从国内多带些人过去,孩子们都大了,你也不能太厚此薄彼。

南洋的福建人与广东人你不熟悉,多拉点江浙人过去也能有人用”

金秀娘皱着眉头听着曹嘉仁的话,沉默了一会儿才说道,

“你说的轻巧,我们又没弄过橡胶园,老爷,你可得帮我们”

金秀娘对开辟橡胶园兴趣不大,不过一时半会也没想到该做什么,同时也觉得用橡胶园之类的种植园安排人很合适。

当然她从来没反对过曹嘉仁的决定也是重要原因,哪怕是她最不愿意的生孩子,35岁那年在兴奋之下怀上了也就发了几句牢骚。

曹嘉仁对金秀娘也很不错,除了对金秀娘在上海待的时间越来越长有点微词,没任何其它的抱怨。

当然金秀娘每个月都有新鲜货往曹家送也是重要原因。

送的人多了惊喜自然也不少,就好比曹嘉仁现在正在开发的蒋心,这个蒋心就是《千金女贼》里的那个蒋心,长得和唐嫣一样。

四旦双冰他已经集齐了,大唐诗仙现在就剩诗了,要是找到两个诗爷,他甚至都有两个大唐诗仙。

诗爷确实人淡如菊,曹家那么帮他找女人的都没遇见。

一夜操劳之后,曹嘉仁做了个早操才下楼吃早餐。

在吃早餐的时候,曹嘉仁发现了一个极其意外的人。

“秀娘,阮玲玉小姐什么时候来的?她演的电影我还看过呢”

“老爷不是喜欢电影明星吗?小阮也是个可怜人,老爷你要好好的对她……”

金秀娘大概讲了一下情况,原来阮玲玉这个时候已经在承受张达民的勒索,金秀娘帮她处理了这件事。

阮玲玉的一生短暂而做作,不过这和曹嘉仁没关系,反正曹嘉仁只爱她的肉体,对她的灵魂没兴趣,但他相信曹家后宅那几千个女人里面肯定有跟她相合的人。

尽管已经成了电影明星,可阮玲玉实际上才19岁,还是鲜嫩多汁的年纪,曹嘉仁决定让她先生个孩子再说吧。

对付女文青,孩子就是最有力的工具,这是曹嘉仁多年经验的积累。

驯服阮玲玉只花了曹嘉仁半天时间,都不影响他下午去拜访亲戚。

曹嘉仁要拜访的亲戚就是他的堂哥,他现在依然是上海水泥厂的董事长与总经理,只是曹嘉仁都已经50了,他自然年纪更大。

“大哥,你头发怎么都白了?唉!曹家可就咱们兄弟两个,你可要保重啊”

“哈哈哈,你这说的什么话呀,我这也就是头发白了,你看我这身体,再活个50年也没问题”

“哈哈,活到110岁也不难,好好养身体肯定能行,大哥,这产业是越做越大了,我在美国都听说过上海水泥厂”

“你就别捧我了,就这水泥厂拿美国去那是不值一提,嘉仁,你这次回来打算待多久。唉!你回来一趟是真的不容易,有时间就多住一段,你在太傅镇的老宅,老没人住也容易坏了”

堂哥的这番话让曹嘉仁不知道如何回答,因为这次来他是要劝他卖了水泥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