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综影从闯关东开始 > 第89章 董事会换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曹嘉仁到伦敦是为了准备股东大会。

东方公司要召开新一届的股东大会,会议的地点依然定在了荷兰鹿特丹。

上一次召开股东大会还是1919年,现在两年过去了,再不召开股东大会就太说不过去。

股东大会定在了3月底,曹嘉仁却在3月初再次遇见了麻烦。

还是香港的事情,港英政府已经与罢工代表妥协,答应了提高海员的工资,原本这场大罢工也就结束了。

可这个时候香港公用事业公司拒绝让那些被开除的人返岗,并且拒绝他们回到原来的宿舍,只是答应会将他们的东西全部清理出来还给他们。

香港公用事业公司的态度非常强硬,对港督的要求毫不在乎。

港都拿香港公用事业公司没办法,只好找自己的顶头上司殖民地部常务次长,常务次长觉得这事有点不好搞,于是又找了内阁秘书长。

内阁秘书长莫里斯.汉基爵士只好来找曹嘉仁,

“伯爵阁下,香港的正常运转,关乎到帝国在远东的利益……”

曹嘉仁对莫里斯.汉基爵士挺好奇的,他是英国第一任内阁秘书长,也就是英国公务员的最顶端。

正是因为他是第一任,所以权威性并没有那么高,否则他也不会后来辞职去当了内阁大臣。

“爵士,东方公司就代表了帝国在远东的利益,损害帝国利益就是损害东方公司利益。

东方公司已经从其他地方调配了人员去香港支援,只是现在还在路上,那些已经被开除的人绝对不可能返岗。

爵士,这种事情是会有传染性的,并且会对其它人形成鼓励,我想这也是帝国不愿意看到的。

现在如果妥协了,那么用不了多久还会有更大规模的事情出现,其他公司怎么样我不知道,但东方公司绝对不妥协”

香港说白了就是英国众多殖民地当中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地方,只不过位置属于相对比较重要,在二战之前并没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曹嘉仁想借此测试一下自己的影响力,看看有多少人会死心塌地的跟着他离开故土,跑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组建新的国家。

莫里斯.汉基终究不是阿诺德,见曹嘉仁不愿意妥协,也就只能无奈的离开了,没必要为了一个小小的香港得罪曹嘉仁与东方公司。

曹嘉仁应付完内阁秘书长也就将这件事放下了,继续开始准备股东大会,东方闹翻天也影响不了在伦敦的他。

………………

1922年3月30日,荷兰鹿特丹。

“这两年英国与欧洲的经济形势很差,受环境影响,东方公司的利润有所下降,但还是在危机当中为股东实现了财富的增值………”

曹嘉仁说这话的时候有点自得,不仅仅是因为东方公司赚钱了,也因为东方公司的股票即将成为很多人最值钱的资产。

德国已经的通货膨胀早就开始了,只是这个时候还算正常,与战前相比只是贬值了40倍而已。等到明年就是光速飞升,现在一个马克可以买好几片的面包,到了那会就是4200亿。

曹嘉仁没有办法解决德国的通胀问题,但为德国股东保留一点小小的财富,也能收获德国人的感激。

本届股东大会最重要的就是改选了新一届的董事会,新一届董事会由五人扩大到九人,增加的四人都是独立董事。

独立董事就是指非公司股东。也不在公司任职的董事,曹嘉仁再次尝试设立独立董事是为了安抚东方公司海外股东。

东方公司有一小半股票都在英国本土之外交易,但董事会里面却只有曹嘉仁是非英国国籍。

为了体现东方公司的国际化,曹嘉仁从法国,葡萄牙,荷兰,瑞典各选了一个。

曹嘉仁也在新董事会第一次开会时,卸任了董事长,但依然是董事,也依然掌握了股东大会60%的投票权。

亨利接任董事长后,第一次主持董事会,第一个议题就是直接卸任总裁,然后提拔了一位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总裁。

东方公司的新总裁不是亨利的副手,而是提拔了东方公司证券业务负责人。

新总裁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处理东方愈演愈烈的罢工事件。

香港因为东方公司的强硬态度,现在是真的变成了臭港,最重要的港口运转陷入停滞,加上原本就停产的香港钢铁厂,可以说经济达到了最近20年以来最差的水平。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随着支援的到达,香港公用事业公司逐渐恢复了运转,只不过海员坚持必须一起复工,所以港口依然是停滞。

上海也有不好的消息传来,有人在鼓动东方公用事业公司的工人罢工。

“香港能够恢复运转,说明我们的支援是有效的,失去了他们最多只是运转那么流畅,但这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改善,如果现在妥协,那我们之前做的所有工作就相当于白做了,我们遭受的损失确实很严重,可他们的损失只会比我们更严重”

想妥协的新总裁权威不足,面对曹嘉仁这位大佬只能小心的劝解。

“可现在已经有人在号召退房了,抵制东方公用事业公司的房子,不用东方公用事业公司的电力”

“一切按合同办,要退房该我们付违约,付违约金,该我们没收定金的,没收定金,在上海的房子,还怕卖不出去?等一切恢复正常了,加点价再卖出去,赚的更多。

不用电就趁着这个时候检修下电厂,这十几年电厂一直在急速扩大,也到了该检修的时候。

舆论上也要大张旗鼓的宣传,我们的工人工资是最高的,是他们自己违反公司制度,是他们对不起公司,不是公司对不起他们”

曹嘉仁认为自己是个合格的磨刀石,需要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垄断大资本,也让他们在挫折当中学会成长,别像原时空一样净搞些幼稚的事情。

新上任的总裁无法抵抗曹嘉仁,只好继续执行强硬态度,让这场原本在三月初就应该结束的运动一直到五月才稍微消停了点。

之所以是稍微消停了点,是因为其他工人都复工了,只有海员还在坚持,他们也不得不坚持。

东方公用事业公司在公用事业领域损失惨重,水电煤全部陷入了亏损,新工人想要调配至少需要一两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