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综影从闯关东开始 > 第49章 美国参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曹嘉仁不确定英国大使有没有听懂自己的话,他现在也没空思考太多。

随着战争的进行,德国潜艇袭击英国商船的频率越来越高,曹嘉仁的工作也越来越忙。

时间到了11月底,主动对索姆河阵地发起进攻的英军,在付出了近60万人的伤亡后终于放弃了进攻。

伤亡惨重的德军也无力反击,甚至已经影响到了兰斯方向的进攻,在索姆河战役结束后没几天,兰斯方向的德军也停止了进攻。

相比于西线战场双方伤亡惨重战果毫无来说,东线同盟国就厉害多了,八月份参战的罗马尼亚几乎快被同盟国完全占领。

东线南部战场取得进展的同盟国,在北部战场也取得了突破,德国几乎完全占领了爱莎尼亚,已经对俄罗斯的首都圣彼得堡形成了事实上的威胁。

决定欧洲战场胜负的终究是西线战场,德国还是没有改变自己战略上的不利局面,最重要的盟国,也是唯一一个虽然不那么强力但还算可靠的盟友,奥匈帝国在11月21日发生了一件大事。

奥匈帝国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去世了。

约瑟夫一世虽然不是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也不是一个威望很高的皇帝,但它当了奥匈帝国68年的皇帝,绝大多数的奥匈帝国公民从出生开始约瑟夫一世就是皇帝。

那些民族主义者也好,有分离倾向的贵族也罢,对他的命令多少都会执行一点。

现在这么一个人去世了,前线本来就战斗力不行的奥匈帝国军队不哗变就算对新皇帝尊重了。

协约国形势难看,但实际上已经熬过了最难的时候,剩下的只需要稳住就一定可以取得胜利。

曹嘉仁就是这样对威尔逊总统游说的。

不管愿意或者不愿意,曹嘉仁都必须做这种工作,谁让他是英国与美国之间利益连接最紧密的人。

东方公司是英国最大的公司,东方控股公司则是美国最大的公司。

两家公司之间有股权关系,董事长是同一个人,这种纽带让曹嘉仁只能来游说。

“总统先生,不论是出于经济利益,还是出于政治考虑,现在都已经到了加入的时候了,不能真的等协约国胜利曙光出现再加入,那样美国能获得的利益将会极少,任何人都讨厌不劳而获的人”

“曼哈顿先生,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加入一场血腥的战争,选民能不能接受是个疑问,欧洲的战争太吓人了,现在已经死亡了600万人,受伤的更是数倍于此,欧洲正在自杀”

欧洲的战争确实有点吓人,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也不是不存在,何况美国从来没有打过这么大规模的战争,美国都找不到能领导这么多人的将军,因为美国的将军最多只指挥过十万人级别。

“想要知道选民是不是支持很简单,加入战争肯定需要组织远征军。总统先生可以向媒体透露白宫将递交一份扩军法案,到时候自然就知道答案了,或者透露要提交一份巨额国债法案”

这招也不是什么新鲜的招数,美国政客经常玩这种试探民意的举动。

随便找个人透露出去,反应良好自然就顺势推出了,反对的太多就当这个事不存在好。

威尔逊总统接受了曹嘉仁的建议,没几天纽约时报就发文,说消息人士透露白宫将向国会递交义务兵役法案。

纽约时报的报道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反对的当然多,甚至大多数报纸都反对义务兵役法案。

但大多数并没有提到反对加入欧洲战争,或者说反对的并不强烈。

曹嘉仁看到这效果自然很满意,英国大使也很满意,曹嘉仁算是完成了自己使命。

不过想要让美国参战,还需要一个说的过去的理由,毕竟美国已经隔岸观火两年多了,总不能莫名其妙的就加入吧,师出有名的道理英国人也知道。

契机很快就到了,在美国试探出民意后不到一个月,德国在1917年1月5号宣布无限制潜艇战。

消息传到美国舆论大哗,几乎所有的美国报纸都强烈抨击德国。

这下所有人都知道时机成熟了,于是就在1月底,威尔逊总统在国会发表演讲,强烈谴责了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

以保护美国自由贸易的权力,维持世界和平正义的名义,宣布加入协约国。

在本次演说,威尔逊提出来几条后来被加入十四条的内容。

比如无论什么时候公海都应该自由航行,不应该阻碍自由贸易,取消各国贸易壁垒之类的内容。

美国宣布加入了协约国,但离美国派兵参战还要不少时间,美国现在总共就12万陆军,拉到欧洲去两三天就消耗完了。

作为美国对战争物资最熟悉的人,曹嘉仁当仁不让的被美国政府聘为顾问,只不过曹嘉仁拒绝了,而是推荐了现在对美国工业更熟悉的克莱恩。

克莱恩是原来是美味食品公司的总裁,最近两年几乎将美国工业熟悉了个遍,威尔逊总统接受了曹嘉仁的建议,任命克莱恩为美国战时工业局的局长。

曹嘉仁是没可能担任这一职位的,他太有钱了。

美国还在曹嘉仁的提议下,在佐治亚州建立了新兵训练中心。

选择佐治亚州也不完全是私心,而是要训练几百万部队,在美国的东北部根本就没这么大地方,中西部的地方够大了,可是离海边太远,到时候运兵又太麻烦,何况美国总统威尔逊就是在佐治亚州长大的。

选定了训练新兵的地方,剩下的就是招兵了,这事就不需要曹嘉仁操心了,曹嘉仁只是向总统提议,让英国和法国各派了一个军事顾问团过来。

美国没打过仗,对欧洲战场什么情况也不怎么了解,自然需要英法的指导,美国战争部连应该选什么装备都拿不定主意。

没有什么比从战场上走下来的军人更有说服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