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队扩建厂房进行的很顺利,说是扩建,不如说新建。之前只是把村口两间没人住的破房重新翻新,现在既然打算做大对标县城的工厂,索性在村尾批了一大块宅基地建房。

林言青要改造卫生室,做一个合格的可供使用的手术室出来也简单,只在现有的卫生室旁边再紧挨着另外修两间,一间做手术室一间供来看病的人住。

来卫生室学习帮忙的也是熟人,一个是已经跟着学习了一段医学知识的钱茹玉,还有一个是田秋花。

之前田秋花和朱良材往来密切,又因为腹出水闹了一场乌龙,到现在也半年多过去了,朱良材不再占队上女同志吃食干活的小便宜还因为嘴皮子干销售干得如火如荼,可她却过得并不好。

不止婚事耽搁下来,在家里被娘老子挑刺嫌弃得更厉害。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来了卫生室。

和下地干活比,赤脚医生是香饽饽,学基本的东西,能打针输液认识常用药看一些感冒腹泻的小病,按理说,应该是要有许多人想来最后看队上怎么选的。结果倒好,知道大队要建厂房再招工,一窝蜂全跑那去了。都是干活,赤脚医生拿工分,最多还有一些治好病懂感恩的人家送些鸡蛋青菜,怎么和拿工资的工人比。

田秋花自告奋勇要来,队上其他人也没意见。

林言青最近没事的时候都在教她俩,基本的赤脚医生要掌握的知识在教,做手术怎么辅助也教。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二人的侧重点不同,钱茹玉是出于对医学的兴趣开始学的,侧重全面基础的学到掌握医学知识她有时间有耐心还有经济条件不着急可以一直这样慢慢的学下去,田秋花更急一些,想尽快上手,通过在卫生室立足来改善生活,这样的话,以后钱茹玉可以接受赤脚医生的工作,田秋花可以往护士这个方向走。

“那你为什么不去加工厂干活?”林言青问道。

“我娘不让。”提起这个,田秋花垂下眼睫,黯然道,“大姐嫁人了,二姐也定亲了,我要是也去厂里,地里的活光靠我爹一个人干不完,还有家里和自留地都要人照看。”

林言青是知道田秋花二姐也在厂子上干活的,去年年末订的亲,按理说乡下这边定完亲紧接着就可以结婚了一般不会再留太长时间。

想到是在定亲后大队上才办起的厂子,再看人现在在厂里干活,也不难猜了。定亲后就算半个男方家的家里人了,你要是还拘着姑娘下地干活,是要被人指着骂的。

“也没事。”林言青安慰她,“你学好了早点来帮我,以后除了大队给的工分,我还按月给你付工资。”大队以外的人看病多少会给诊费,林言青自己额外做的药也多,不可能让人只拿队里工分就帮她干活。

“真的?我肯定好好学,谢谢林医生。”田秋花惊喜道。对于她来说,能跟着在卫生室帮忙拿工分就很满足了,要是能学到点东西,不管是以后在卫生室还是出嫁,有手艺在身上就饿不着。田秋花心里想着,低着头认真的把今天处理好的药材分类收拾好。

“今天差不多了,你回家吃饭去吧。”看着天色染上金黄,卫生室一天的工作就算到了尾声,现在没什么看病的人。

估计家里能让她来卫生室,就是时间上自由,不耽误干活吧。

一个月功夫,队里大变样。村尾被批来建厂房的地上取而代之的是一栋二层小楼,一层做生产车间,二楼做办公室,边上还另修了一排房间做宿舍,这一下可是鸟枪换炮改头换面了。

五六米的小楼高高矗立着,背后是绵延的山峦,前侧是广阔的耕地,村民们的房屋列在两旁,在傍晚升起的炊烟袅袅中,孩子们的欢呼声村民的交谈声织在一起,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比照着工厂招人的标准,这次按动手能力招了婶子大姐们,也出卷子按考试成绩招了一批年轻的小伙子姑娘们,随着生产扩大,不只是他们几个人的草台班子,管理会计销售质检都需要人手。

“办的有声有色的。”几个人在村口就远远看到了厂楼的存在,到了跟前,视觉冲击更直观。

摊子铺开,他们卖的药也丰富了种类。

“这就是生产龟灵酒的药厂?”说话的是走在最前边的中年男子,早先林言勇跑车把药酒捎带卖到南边过一回,刚巧就让这人遇着了,试着买了几坛,效果显着。

按理说他一个主任,端的铁饭碗,根本没必要跑这么远拉货源,有什么东西就卖什么呗。年前得到了几瓶龟灵酒,自己留了一瓶,其他的都送人了,就这无心送出的几瓶酒,嘿,居然就有人家传来好消息了,不为多少利润,光是拿着这种好东西送礼走动都大有作为。

再一个,什么时候食.色.性也都是人生大事,日子再不好过再节省一些钱该花还是花,南方重宗族,对生子这一事就尤为看重。试过这药酒的效果,也想做这生意。百货大楼也多一个特色商品,最好是能和做出药的人结个善缘。

男人心里思量,到了市里知道厂子是在下边的一个村里也没流露出什么其他表情,高人在民间,就抱着遇到人拜访结交的心思,现在到了地方,看着这颇具规模的工厂倒是真多了几分认真的意味,也不知道还有些什么药。

“这边请,我们厂除温补的药酒外还有治风湿治冻疮面向小儿的退热止渴针对女性的生产线,美白的祛疤的,各种药膏药剂多着呢。”朱良材引着路,势必要谈成这一单,打开市场。

等这人参观完厂房,定下来各类药的数量,林言青还在朱良材的引荐下卖给他数份效果加强的高品质版。

“这人是哪里来的啊?”村里人看着他坐上车走远,感慨道,“穿的那就叫中山装吧,看人家,戴的手表坐的车,这车还有专门的司机开,这是啥领导啊。”

“没听小朱说么,人可是省百货大楼的领导。”

“嚯,那咋还来咱们这疙瘩。”

“还能为啥,图咱药好呗。你王二赖又不是没喝过那药酒,效果好吧。”

众人哄笑开来,王二赖被起哄也不生气,东西效果好卖的就好,他们能赚的钱更多,这日子可真是有盼头。

“林医生来了啊,吃过没?上叔家吃口,让你婶子贴圈玉米面饼子,烤得焦香。”除了白面外,纯玉米面也算是好东西了,搁以前,不是逢年过节哪舍得这么造。

“凭啥去你家,要去也是去我家,谁不知道我家那口子蒸的包子最暄乎了,让你婶儿包酸菜包子。”

都是明白人,人家为啥大老远跑过来,这药厂是咋办起来的,还不都是因为林医生,药好才有人要。心里明镜似的,感谢的话不会说,不管是当赤脚医生给咱看病开药不收钱收也是最多几分几毛,还是拿了药方子出来做药让大家有赚钱的地方,都在心里念着好。

几个人开始七嘴八舌的嚷起来,林言青笑着点头,依次谢过他们,“不用,我在卫生室吃过了,上山采点药去。”

“诶那你忙。要是不够,吱一声,让家里皮小子们也去采。”其他人瞪向最后说话的人,好你个奸猾的老小子,平日里长得浓眉大眼,耍起心机来贼眉鼠眼,咋,就你家有孩子。鸡贼。

“俺家娃也常山上跑嘞,找东西采药也擅长。”咋办,只能照跟上。